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潜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潜艇qián tǐng

主要在水面下进行战斗活动的军舰。1893年,崔国因称潜艇为“水底潜行之船”;1894年,郑观应称潜艇为“水底自行船”。◇潜航艇、潜水舰、海底潜行船。“潜艇”这词的出现较晚,如1916年梁启超《外交方针质言》:“至于无限制之潜水艇战略,虽足以增加敌国之困难,而殊不能灭杀其军力,且潜艇自身之功用抑自有限。”

潜艇Submarine

能潜入水中进行远距离航行的海军舰只。1776年,戴维·布什内尔建造了第一艘实用潜艇。该艇曾在纽约港多次对英国船只发动进攻。1801年,罗伯特·富尔顿试制了金属潜艇,但美国、英国和法国政府都没有购买他的技术。内战中潜艇的使用有限,美国海军直到 1895年才充分认识到潜艇的作用。最著名的潜艇发明家是西蒙·莱克,他在19世纪90年代曾向俄国出售几艘潜艇。1958年,美国第8艘核动力潜艇“特莱顿号”下水,“船鱼号”和“鳐鱼号”核潜艇完成从冰下穿越北极的航行。

潜艇

“潜水艇”的简称,一种能潜入水中并能在水下长时间活动的战斗舰艇。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突击力,能远离基地长时间独立在海上进行战斗活动。用于消灭敌水面舰艇、潜艇和商船,摧毁敌领土上的地面目标以及各种特殊任务(如侦察、运送破坏小组登陆等)。分常规动力(柴油机)潜艇、核动力潜艇。按其主要武器分为导弹潜艇、鱼雷潜艇和导弹鱼雷潜艇。第一艘潜艇是荷兰人科·范·德雷布尔于1620年在英国建造的。潜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种类最多的战斗舰艇。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潜艇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潜艇上采用核动力装置和导弹武器。

潜艇

亦称“潜水艇”。能在水下进行战斗活动的舰艇。是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舰种,也是现代海军中的一个重要舰种。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续航力,善于突然袭击,能担负战略袭击和攻击大、中型舰艇的任务。潜艇在战争的舞台上曾显示了巨大的威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被潜艇击沉的舰船计5949艘,总吨位达1115万吨,占各国被击沉舰船总吨位的86.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被潜艇击沉的大、中型水面舰艇300余艘,远洋轮船4500余艘,总吨位1469万吨,占各国被击沉舰船总吨位的68.1%。可以预见,现代化潜艇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将会更加巨大。现代潜艇,按动力装置不同,分为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按武器装备的不同分为弹道导弹潜艇、巡航导弹潜艇和鱼雷潜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上拥有大小作战潜艇约400余艘,拥有潜艇的国家仅限于德、日、英、苏、美等国。目前,拥有潜艇的国家达40余个,现役潜艇总数约为900余艘,包括预备役在内达990余艘。

潜艇

潜艇qiantingsubmarine

能潜入水下进行活动和作战的舰艇。亦称潜水艇。用于对敌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攻击,摧毁敌方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消灭敌方运输舰船和破坏敌海上交通线,攻击敌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以及执行布雷、侦察、运输、救援和遣送特种人员登陆等任务。
潜艇按作战使命分为攻击型潜艇和战略导弹潜艇;按动力分为常规动力潜艇(柴油机-蓄电池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按排水量分为大型潜艇(2000t以上)、中型潜艇(600~2000t)、小型潜艇(70~600t)和袖珍潜艇(70t以下),核动力潜艇一般在3000t以上;按艇体结构分为双壳潜艇和单壳潜艇。
潜艇由艇体、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导航系统、探测系统、通信设备、救生设备和居住生活设施等部分构成。
双壳潜艇的艇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是耐压壳体,能承受与下潜深度相对应的静水压力。外壳是非耐压壳体(外壳上有许多排水孔)。内壳和外壳之间布置有主压载水舱和燃油舱等。单壳潜艇的艇体就是耐压壳体,主压载水舱等布置在耐压壳体内。耐压壳体内通常分隔3~8个密封舱室。舱室内设置操纵指挥部位及武器、装置、各种系统及艇员生活设施等,以保证艇员正常工作、生活和实施战斗。耐压壳体中部的指挥室及指挥台围壳内布置有潜望镜、通气管及无线电通信、雷达、雷达侦察仪和无线电定向仪等天线的升降装置。
潜艇操纵系统用于操纵潜艇的下潜、上浮和水下均衡及控制航向和深度等。潜艇动力装置分为常规动力装置和核动力装置。常规动力装置主要由柴油机、蓄电池和主推进电机构成。由于受蓄电池容量限制,在潜航一定时间后必须上浮,由柴-电发电机组为蓄电池充电。核动力装置由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主循环水泵和蒸汽轮机等组成,推进功率可达数万马力,使艇的水下最大航速达到25节以上。核动力潜艇可长期在水下航行,大大提高了潜艇的隐蔽性。潜艇可装备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鱼雷和水雷等武器及其发射和控制系统。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射击指挥系统可实现多目标的探测和跟踪,并能计算出多个目标运动要素和射击诸元,为指挥员提供决策依据。导航系统可在潜航状态下连续提供潜艇的艇位、航向、航速和纵横倾角等信息,保证潜艇在水下航行和准确使用武器实施攻击。探测系统主要有潜望镜、雷达和声纳。声纳是潜艇在水下活动的主要探测设备,主要用来测定目标的方位、距离和运动要素。通信设备主要有短波和超短波收、发信机,超长波和极长波收信机,及卫星通信和水声通信设备等,分别用于接收指令以及对基地、其他潜艇、水面舰艇和飞机进行通信联络。潜艇一般采用单向通信方式,多使用超快速通信系统。救生设备有失事浮标和其他救生器材。居住生活设施包括空气再生、大气控制和居住以及饮食、用水、照明、排放和医疗等设施。
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C·德蕾布尔在英国建成一艘潜水船。它可潜至3~5m,靠人力划行,是最早的潜艇雏形。1886年英国在潜艇上首次使用蓄电池电力推动装置。20世纪潜艇装备逐步完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参战潜艇取得显著战果。战后,核动力和战略导弹技术与潜艇技术相结合,使潜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55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1960年美战略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首次成功发射“北极星A-1”导弹,使潜艇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威慑力量。
至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近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各种类型潜艇900余艘。潜艇发展趋势是继续降低潜艇的辐射噪声,提高潜艇的隐蔽性;研制高强度材料,增大潜艇下潜深度;常规动力潜艇采用不依赖空气的辅助动力装置和大容量新型蓄电池,增大水下续航力,减少暴露率;采用高性能综合声纳、长基阵舷侧声纳、拖曳阵声纳和水声对抗器材,以增大水下探测能力和提高水声对抗能力;增大潜艇武器的装载数量,提高潜艇武备(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鱼雷)的射程、精度、威力和抗干扰能力;以及提高潜艇操纵和武器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 巡洋舰   攻击型潜艇 ☛

潜艇

submarine
~发射的弹道导弹 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 (SLBM)/~水下发射运载火箭underwater launching of a submarine-based carrier rocket/~探测器submarine detecto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