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字母排检法音序排检法的一种。其编排方法,是根据现代汉语读音对工具书的条目或目录卡片进行分类,再依《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的字母顺序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声调次序加以编排。这种排检法是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创制的。此后编纂或修订重版的工具书,有不少用这种排检法编排正文或检索表,前者如《现代汉语词典》,后者如新版《辞海》、《辞源》。汉语拼音字母排检法的优点,是综合运用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等因素来区分材料类属,避免了其他音序排检法同类字太多的现象。加以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标音符号,较适应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其缺点是:对所需材料字头读音不了解,或虽知读音而不懂汉语拼音,则无法进行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