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语拼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hanyu pinyin用来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字母符号。我国法定的拼音方案是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的。1956年2月,《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发表。这个方案经过全国政协及各界人士的广泛讨论,经过国务院“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反复审订,报请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最后在1958年2月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 汉语拼音方案 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二 声母表 三 韵母表 (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 (2)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ertong,“花儿”拼作huar。 (3)韵母 ![]() (4)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a(呀),ye(耶),yao(腰),you(优),yan(烟),yin(因),yang(央),ying(英),yong(雍)。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a(蛙),wo(窝),wai(歪),wei(威),wan(弯),wen(温),wang(汪),weng(翁)。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yuan(冤),yun(晕),u上的两点省略。 u行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u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u(女),lu(吕)。 (5)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6)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ng可以省作 ![]() 四、声调符号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一 / √ \\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例如: 妈ma 麻ma 马ma 骂ma 吗ma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轻声) 五、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ao(皮袄)。 ☚ 语调 标准音 ☛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Hanyupinyin采用拉丁字母用声母和韵母拼写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语音。《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普通话和给汉字注音的依据。此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一 字母表 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二 声母表 ![]() 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zh、ch、sh可以省作 ![]() ![]() ![]() 三 韵母表 ❶ “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i, 即: 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zhi, chi, shi,ri, zi, ci, si。 ❷韵母儿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 “儿童”拼作ertong, “花儿”拼作huar. ❸韵母せ单用的时候写成 ![]() ❹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a(呀), ye (耶), yao (腰),you (忧), yan(烟), yin (因),yang (央), ying (英), yong (雍)。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a(蛙), wo (窝), wai (歪), wei(威), wan (弯), wen(温), wang (汪), weng (翁)。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 yuan (冤), yun (晕); u上两点省略。 u行的韵母跟声母j, q, 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u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 nu (女), lu (吕)。 ❺iou, uei, 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 写成: iu, ui, un.例如niu (牛), gui (归), lun (论)。 ❻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ng可以省作。 ☚ 标准音 直音法 ☛ 汉语拼音hanyupinyin;phonetic transcriptions of Chinese characters 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汉语的正式罗马字母拼写法。继1928年,中华民国公布第一套法定拉丁化拼音方案——国语罗马字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8年公布了第二套法定的拉丁化汉语拼音方案。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它一共使用了26个现代基本拉丁字母,并用符号表示声调。 标注汉语拼音的《三字经》 米丁格设计的赫尔维提卡体(公元1957年)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出ISO 7908号文件(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采用《汉语拼音方案》进行中文罗马字母拼写。自此以后,汉语拼音便作为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 汉语拼音以北京方言的发音为基础,其音调可用来区分汉字的不同意义。在标准汉语中总共有五个音调,但人们通常都会把“轻声”忽略不计而只说四个音调。在拼音系统中,这些音调是通过元音上的变音符来表示的,如:一声用平调音符“ˉ”标注,二声用升调音符“ˊ”标注,三声用上音音符“ˇ”标注,四声则用去音音符“ˋ”标注。轻声一般不予标注,但有时也会在元音上面加上黑点或是圆圈,或者在元音前加点来表示。 用汉语拼音作为书写符号只是阅读中文时的辅助手段,是一种非正式的书写方式。汉语拼音字母也只是对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若用它进行长篇书写,其意思很难弄懂,因此它是无法取代汉字的。目前除中国内地外,海外华人地区特别是华语地区都进行汉语拼音教学。中国台湾地区自2009年开始,也将全面采用汉语拼音。 “文字”的汉语拼音拼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