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诗总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诗总说 汉诗总说诗话著作。清费锡璜撰。费锡璜字滋衡,江苏吴江人。有《掣鲸堂诗集》。性豪放不羁,诗亦如其人,好为古乐府。他与沈用济合撰《汉诗说》十卷,对冯惟讷《诗纪》、梅鼎祚《诗乘》所录汉诗进行评释。其集前有总论之语,杨复吉辑《昭代丛书》时抽出单刊,共四十五则,遂成诗话性质之作。杨氏跋语明谓此书系费、沈同撰,而卷前题下却独署费锡璜一人之名,或取其主要者以省言之。此书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指:“持论似高,而所说殊草草。”除《提要》所列失考之处外,其揭橥之汉诗艺术特征,亦不过习言之“高古天成”、不可以字句求、“怨而不怒”等。至于赞许“汉诗韵最奇”,而不知汉诗之长,正在乎不讲求用韵。又罗列汉诗与后世诗人之渊源关系,某人由某篇化出,多属臆断。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于汉诗“一例推尊,茫无鉴别”。有《清诗话》本。 ☚ "> 寒厅诗话 ☛ 汉诗总说 汉诗总说清费锡璜著。有《清诗话》本。文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乐府予以探讨:一:汉乐府对后代诗歌创作的影响:“如阳关一曲,唐人送别绝调,读李陵三诗知从此化出;陌上桑、董娇娆,即张、王、李、韩轻艳之祖也,‘红尘蔽天地,十五从军征’,李杜悲壮之祖也;……大抵六朝、唐、宋名家,多祖汉诗。”二: 汉诗结尾处多用箴言、警句、祝辞,如“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这种形式是汉诗学习古人的结果。三:强调汉乐府根于现实,有感而发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称“汉人诗未有无所为而做者,如《垓下歌》、《舂歌》、《幽歌》、《悲愁歌》等,皆发愤处为诗,所以成绝调,亦不论其词之工拙,而自足感人。”此文篇幅虽短,却时有的论。 ☚ 昭昧詹言 说诗晬语 ☛ 汉诗总说诗论。清费锡璜撰。一卷。锡璜字滋衡,新繁(今江苏吴江)人。尝与沈同济合撰《汉诗说》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总集类。杨复吉辑《昭代丛书》,割取书前总论之语而成斯编。总四十五条。属于读汉魏六朝诗之札记。所论多有己见,非引述他人言。主张学诗须“熟读楚骚汉诗,透过此关,然后浸淫于六朝、三唐,旁及宋、元”;“读汉诗如登山造极,溯水得源”。评多于论,虽未能以分析服人,亦可谓论汉诗之一家言。有《清诗话》本。 汉诗总说一卷。清费锡璜(生卒年不详)撰。锡璜,字滋衡,江苏吴江(今苏州市)人。其自署称成都,盖因其父燕峰山人费密知成都避乱流寓吴地,故费锡璜犹署其故里。原来,费锡璜与沈用济合撰《汉诗说》十卷,依冯惟讷《诗纪》、梅鼎祚《诗乘》所录汉诗加以评释,其性质近似于总集。《汉诗总说》则是《汉诗说》前面总论汉诗之语。杨复吉辑《昭代丛书》时割取此总说部分别成为书,题名《汉诗总说》,则为诗文评性质。丁福保《清诗话》所收即此本。《汉诗说》既为费锡璜、沈用济二人合撰,则《汉诗总说》可能亦是二人所作。《杭州府志》著录《汉诗说》又只题钱塘沈用济撰。《汉诗总说》共四十五条。撰者云:说汉诗,要在示人以法门,使学者有入路,有依据,令其欲喜欲惊,俾天下俱向此中寻味。其说虽似率而成者,然亦不乏灼见,如“诗主言情,文主言道,诗一言道,则落腐烂”,又如“四言长短有多字歌,是汉人古体;五言是汉人近体。”又如“世之说汉诗者,好取其诗,牵合本传,曲勘隐微。虽古人托辞写怀,固当以意逆志;然执词指事,多流穿凿。又好举一诗,以为此为君臣而作,此为朋友而作,此被谗而作,此去位而作;亦多拟度,失本诗面目。余说汉诗先去此二病”等等,皆于人有所启发,可资参考。《汉诗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入总集存目类。《汉诗总说》有《昭代丛书》本、《清诗话》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