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官威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官威仪

❶借指古时风貌。鲁迅《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理想,是在革命以后,‘重见汉官威仪’ ,峨冠博带。”
❷借指皇朝业绩。唐杜甫《狄明府》诗: “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
●《东观汉记·世祖光武皇帝纪》:“更始(刘玄)欲北之洛阳,以上(汉光武帝刘秀)为司隶校尉,先到洛阳,整顿官府。文书移与属县,三辅官府吏东迎洛阳者,见更始诸将过者已数十辈,皆冠帻,衣妇人衣,奔亡入边郡避之。……见司隶官属,皆相指视之,极望。老吏或垂涕曰: ‘粲然复见汉官威仪。’ ” 文书移与属县: 即下达文书政令。刘秀即位前,任更始帝刘玄司隶校尉,一次前往新都洛阳整修,巡察三辅各郡,郡吏再次看到汉朝官员的服饰仪礼,感到汉王朝中兴有望。

汉官威仪

指汉代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泛指汉族的服饰制度。《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明张岱《水浒牌序》:“画水浒四十人,为孔嘉八口计,因使宋江兄弟,复睹汉官威仪。”清吴趼人《新笑广记·汉官威仪》:“上海之谈逐满者,动言僧道衣服,尚似汉制,一入剧场,则汉官威仪,历历在目云。其心醉汉官威仪,力图光复,已于言表见之。”

制度

制度

制(度制;税~;公~;改~;民主集中~) 格 法(法式;法则)科(科制) 仪注 规模
法则,制度:轨(轨制)
铨选职官的一种制度:杂色
铨选授官的一种制度:集注
考选文武官吏的制度:科举 举选 调举 科甲
礼仪制度:礼制 仪制
古时的礼制:古礼 旧仪
汉族正统的皇家礼仪制度:汉官威仪
通常的礼制:常礼 彝仪
等级制度:九品中正 中正九品
可以作为规范来遵守的礼乐制度:夔龙礼乐
钱币的制度:钱法
用白银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银本位
用黄金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本位
纸币的发行制度:钞法 钞引法
古代政府所行的酒类专卖制度:酒榷
固定的制度:彝准
经久不变的制度:不毁之制
通行的制度:达制
旧的制度:旧制 旧贯
旧制、旧例:掌故
旧日的行事制度:故事
好的制度:长制
经久不变的制度:不毁之制
有害的制度:弊制
制度统一:齐轨
(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

☚ 制度   规章制度 ☛

汉官威仪hàn guān wēi yí

【解义】威仪:古代典礼中的动作仪节,官吏的服饰仪表。汉代朝廷的礼仪、服饰制度。泛指汉族的服饰、典章制度。
【用法】用于书面语。含褒义。
【例句】松赞干布来到唐廷,望见丹墀(chí)两旁的旌旗百官,听到雄壮的军乐,一下子被~折服了。

汉官威仪hànguān-wēiyí

汉官:汉朝官家。威仪:指典章礼仪。本指汉代朝廷的礼仪、服饰、制度等。泛指汉族正统的皇室礼仪、典章制度。

汉官威仪hàn ɡuān wēi yí

❶ 原指汉代朝廷的礼仪和官吏的服饰制度。
❷ 后泛指正统的皇室礼仪和汉族的服饰制度。

汉官威仪hànguān-wēiyí

〔偏正〕 汉代朝廷的礼仪、服饰制度。泛指正规的皇族礼仪、典章。《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清·洪昇《长生殿·剿寇》:“誓当扫清群寇,收复两京,再造唐家社稷,重睹~,方不负平生志愿也。”
△ 略含褒义,多用于形容礼仪。

汉官威仪hàn guān wēi yí

威仪: 古时典礼中的动作仪式和待人接物的礼节。原指汉代的官服制度。泛指正统的皇室礼仪、典章制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