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汉字文化小字典︱前言 前言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有意于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需求,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汉字是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字。作为汉语的书面形式,汉字反映了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的诸多特点,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文献也借以保存下来;而作为以表意为主的文字体系,汉字尤其是早期汉字,更蕴藏了造字时代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汉字无疑是了解汉语言和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我们编纂这本《汉字文化小字典》,正是希望通过对汉字字形发展演变的分析,并对其所对应的语言义及文化信息的介绍,让读者能从汉字的视角了解中国文化。所谓的汉字文化,可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汉字造字记词的文化意义,即古文字构形表意所体现的文化意识或古文字字形所保留的上古民俗的痕迹;二是汉字记录的词语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诸如名物制度、宗法礼制、起居饮食等等。本书在选字、析形、释义过程中,均着力于此。 本书共收666字,举凡礼教制度、军事刑法、婚姻家庭、文教艺术、衣食住行、建筑器用、自然生物、人际交往等等均有所涉及,选字以古文字为主。全书以辞典的形式编排,以字为纲,力求通过析形和释义相结合,为读者了解汉字、汉语和汉文化提供一个可读性强、可信度高的读本。为适应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阅读需要,本书对每字的形义分析均有相应的英文摘要解释。 本书编纂过程中,古文字字形较多地参考了《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所引书证主要参考《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部分释义参考过《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许嘉璐,北京出版社2002年)、《汉字与文化》(王贵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限于体例,正文中未一一注明。 本书的编纂,自始至终得到了屈哨兵教授的关心和指导;易洪川教授审校全稿,保证了书稿的质量;承杨运鑫教授、金荣女士慨允加盟,译校英文部分,为全书增色不少。 希望本书能为汉语的国际推广贡献一份力量。编者 2012年6月 |
☚ 汉字文化小字典︱凡例 汉字文化小字典︱编写人员名单 ☛ 00012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