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三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三立1853—1937

江西义宁(今修水)人
诗人。陈宝箴之子。曾任吏部主事。戊戌变法期间,助其父在湘创行新政。著有《庐山诗录》、《散原精舍诗集》等。
字:伯严
号:散原
别号:闲园、衍君、神州袖手人、蜕园、崝庐
晚号:散原老人
影射名:郑叔夜

陈三立

陈三立先生评传
陈三立小事糊涂
谈散原老人
陈三立传略
陈三立
戊戌维新人物记(陈三立)
清末民初四大诗人(陈三立)
义宁陈三立先生传略
陈三立(1853—1937)
王森然
狷士
徐一士
吴宗慈
宋慈袌
竺公
易君左
袁帅南
手稿本1册
*中央日报1954年12月23日
逸经1936年8期
国史馆馆刊1947年1期
国史馆馆刊1949年2卷1期
*畅流1952年5卷9期
*畅流1962年25卷1期
*大陆杂志1963年27卷11期
*传记文学1973年22卷6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182页
陈散原其人其事
怀念陈散原先生
曾克瑞
杜若
*大成1975年24卷44期
*台肥月刊1981年22卷2期,*江西文献
1981年104期
怀念诗坛泰斗陈散原先生
江西古今历史人物辑录之二:陈三立
(1853—1937)
杜若
尹湘豪等
*自由谈1981年32卷5期
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2期
清末四公子之一(陈散原)
谈陈三立
陈三立
苏昌辽
徐一士
杨天石
南京史志1985年2期
一士类稿·一士谈荟第144页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8辑第
108页,民国人物传第3卷第323页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传
陈三立传略
诗坛耆宿陈三立
陈三立小传
陈三立(1852—1936)
陈三立
陈三立
贾逸君
彭醇士
胡思敬
宗九奇
陆丹林
陈衍
北京大学中文系
金梁
高阳
中华民国名人传(下册)文学第27页
*中国文学史论集(4)第1261页
戊戌履霜录卷四
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113页
当代人物志第26页
近代诗钞第15册第2人
近代诗选第384页
近世人物志第355页
清末四公子第1页

陈三立

爱国诗翁陈三立朱小平人民政协报1987年9月18日

陈三立诗歌散论
黄遵宪与陈三立的交往
陈三立与谭嗣同
陈三立传略
胡迎建
管 林
张求会
吴宗慈
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1期
学术研究1995年3期
近代史研究1996年3期
广清碑传集第十七卷第1131页,民国人物
碑传集第684页
忧愤绝食的诗坛泰斗陈三立郑泽青民国文坛名流归宿第139页
陈三立

陈三立1852—1937

字伯严,晚自号散原老人。义宁(今江西修水)人。光绪进士,官吏部主事。未几引去,回湖南助其父宝箴推行新政,提倡新学。变法失败,父子均被革职,遂肆力诗、古文辞。辛亥革命后,以清室遗老自居。其诗初学韩愈,后学黄山谷,避俗避熟,追求横崛刻,流于艰涩。为同光体主要作家。“诗界革命”倡导者梁启超对之亦非常倾倒。其散文不标宗派,不立门户,峻洁有法,长于用典。在内容上,无论诗文,多寓含前朝遗老黍离之感,感伤无奈,低回往复,颇受部分士大夫欢迎。有《散原精舍文集、诗集》。

☚ 林纾   严复 ☛
陈三立

陈三立1852—1937

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清德宗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曾列别名上海强学会。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佐其父湖南巡抚陈宝箴在湘推行变法,提倡新学,与黄遵宪、江标等参与筹划新政,特荐梁启超主持时务学堂,与谭嗣同并称“两公子”。戊戌政变后,与其父同被革职,退居南昌西山,筑崝庐。西山旧称散原山,因以散原自号。后移家南京。光绪(1875—1908)末,曾参与创办江西铁路公司,兴建南浔铁路。清亡后,以遗老自居,与沈曾植等唱和。然亦与革命党人李烈钧等往还。1933年迁居北京。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拒绝日本侵略者威胁利诱,疾发不服药而卒。工诗文,尤以诗著称,为“同光体”诗派首领。诗宗黄庭坚,推崇黄诗能“奥莹出妩媚,冥搜贯万象,往往天机备”,非徒“涩硬”而已。故陈衍称其“避俗避熟,力求生涩,而佳语仍在文从字顺处”(《石遗室诗话》)。杨声昭以为“散原以名父之子赞襄新政,颇树名绩;中更党锢,志业未酬,诗文时多伊郁”(《读散原诗漫记》)。早年所为诗编集时已自删去,今《散原精舍诗集》所收均为八国联军入侵后所作,部分作品仍存风云之气,愤激之情。辛亥以后则多遗老苍凉之思。郑孝胥谓其诗“至辛丑(1901)以后,尤有不可一世之慨,源虽出于鲁直,而莽苍排奡之意态,卓然大家,未可列之江西社里也”(《散原精舍诗序》)。梁启超云:“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饮冰室诗话》)林庚白则以为其“能屹然自成其一家”,而“方面太狭”,“不能自开户牖”(《丽白楼诗话》)。著有《散原精舍诗集》二卷、《散原精舍诗续集》三卷、《散原精舍诗别集》一卷,《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生平事迹见胡思敬《戊戌履霜录·陈三立》、吴宗慈《陈三立传略》。

☚ 沈曾植   林纾 ☛

陈三立1852—1937

近代诗人。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光绪进士,官吏部主事。曾参加戊戌变法。其诗取境奇奥,造句瘦硬,炼字精妙。为同光体主要作家,颇受推崇。亦擅古文。有《散原精舍诗集》及《续集》、《别集》、《散原精舍文集》等。

陈三立1852~1937Chen Sanli

modem literator,also called Sanyuan. Works: Poems from Sanyuan Teaching Room,etc.

陈三立1852—1937

近代诗人,字伯严。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光绪进士,官吏部主事。曾参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后以清室遗老自居。其诗奇崛,早年颇有忧伤时事之作,惟好用僻词拗句, 失于艰涩,为同光体主要作家。著有《散原精舍诗》等。

陈三立1852—1937

字伯严,室名“散原精舍”。近代江西义宁(修水)人。清光绪进士,官吏部主事。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早年曾列名上海强学会,并助其父在湖南创行变法新政,赞助新学,曾荐梁启超为时务学堂总教习。戊戌政变后,与其父均革职,遂以诗自慰。 “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辛亥革命后,更以清朝遗老自居。所作诗感伤无力, 曲折隐晦;艺术形式上,追求“生涩奥衍”,“避俗避熟”,好用僻词拗句。反对“纱帽气”“馆阁气”。又工文,为同光体主要作家。有《散原精舍文集》、《散原精舍诗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