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永州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永州市 永州市永州,位于湖南南部,地处潇水、湘江两水汇合处,东接郴州,西南毗邻“两广”,与桂林、清远相连,北界衡阳、邵阳,全市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60万。 ☚ 益阳市 韶山市 ☛ 永州市概况/个乡/永州市区/东安县/道县/宁远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蓝山县/新田县/双牌县/祁阳县 ☚ 新化县 永州市概况 ☛ 永州市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相邻,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广东省清远市为界。永州古称零陵,因舜帝南巡崩于宁远九嶷山而得名。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零陵郡,郡治零陵县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新莽 (9—24) 改称九嶷郡。东汉复名零陵郡,移郡治于泉陵县 (今永州市零陵区)。隋开皇(581—600)初废零陵郡,改置永州总管府。大业 (605—617)初复名零陵郡,改泉陵县为零陵县,郡治零陵县(今零陵区)。永州、零陵从此一地二名。唐武德四年(621) 复名永州。天宝元年 (742) 复名零陵郡。乾元元年(758)复称永州。五代置永州。宋朝称永州零陵郡。元至元十四年 (1277) 置永州路。明洪武元年 (1368) 置永州府。清同明朝。1913年废永州府。1937—1940年置第九行政督察区。1940—1949年置第七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10月设立永州专区。辖零陵、东安、祁阳、新田、宁远、江华、道县、永明等8县。专署驻零陵县。1950年5月更名为零陵专区。专署驻零陵县。1952年2月由祁阳县析置祁东县。同年11月撤销衡阳、郴州、零陵3专区,设立湘南行政区 (地级)。1954年6月撤销湘南行政区,原零陵专区所属各县,除新田县划归郴县专区外,其余全部划归衡阳专区。1962年10月复置零陵专区,辖衡阳专区的宁远、江永、道县、零陵、东安5县和江华瑶族自治县,郴州专区的新田、蓝山2县。同月撤销冷水滩市,并入零陵县。零陵专区辖7县、1自治县。专署驻零陵县。1964年5月以零陵、道县、宁远3县的部分地区设立潇水林区管理局 (县级)。1968年9月改零陵专区为零陵地区。地区驻零陵县。1969年12月撤销潇水林区管理局,设立双牌县。零陵地区辖8县、1自治县。1982年1月划零陵县永州镇设立永州市 (县级)。1983年2月撤销衡阳地区时,将祁阳县划归零陵地区。1984年6月撤销零陵县,以原县南部划入永州市,原县北部置冷水滩市,均归零陵地区管辖。零陵地区共辖2市、8县、1自治县。1995年11月撤销零陵地区和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永州市 (地级),原永州市 (县级) 改设芝山区,原冷水滩市改设冷水滩区,并辖原零陵地区的祁阳县、新田县、道县、蓝山县、东安县、双牌县、宁远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芝山区。2000年5月市人民政府驻地迁至冷水滩区。2005年6月改芝山区为零陵区。现永州市辖冷水滩区、零陵区、东安县、道县、宁远县、江永县、蓝山县、新田县、双牌县、祁阳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总面积2225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0.51%。人口以汉族为主,并有瑶、壮、苗、侗、土家等族。 ☚ 安仁县 永州市区 ☛ 陈贤安/郑仕雄/高懋松/唐德秀/李成素/陈启见/何一龙/唐稷/唐士䚸/雷鸣矣/张文英/席上锦/唐雄飞/高岐山/雷振迅/许希周/何绍京/罗伯申/管子和/刘升俊/黄光甲/石光陛 ☚ 黄伟端 陈贤安 ☛ 永州市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与潇水汇合处,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隋文帝时始称永州,五代晋分置全州,元改为路,明改为府,1982年改零陵县为永州市。隶属零陵地区。面积1962平方公里,人口56万,有汉、瑶、苗、回、壮等民族。潇、湘二水四季通航。公路成网。矿藏有锰、煤、铜、铁、锡、铅、锌等。湖南重点产锰区之一。农业除稻谷、茶油、茶叶外,以“永州薄荷”最为著名,畅销国内外。工业有采矿、造纸、印刷、皮革、卷烟等。名胜有柳子庙、朝阳岩、怀素千字文碑等。 ☚ 资兴市 冷水滩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