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地球表面有70%的面积被水所覆盖。由于开发困难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地球上的水资源只有1%可供人类使用,称为 “可用水资源”。20世纪90年代,世界人均水资源量为7342立方米。人口越多,人均水资源量越少,1995年世界总人口为57亿人,2000年发展到61亿人。20世纪,农业用水量已增长了5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6倍,市政用水量增长了18倍。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总资源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的70%—80%集中在6—9月份,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使供水和储水成本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用水水质标准及水环境要求逐步攀升,水务设施能力不足,形成巨大的供需矛盾。尤其是水资源的滥采滥用,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我国目前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短缺,而且水质较差,废水的排放量远超出了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由于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与措施:
❶从开源角度看,发展水产淡水业,变海水为淡水。世界上出产淡化海水最多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海湾国家处理的海水可以满足自身需要的2/3,利用核能来进行海水去盐正引起人们的兴趣。
❷从节流角度讲,代替或改进传统的工农业用水方式,用比较先进的喷灌、滴灌技术来代替传统的农业漫灌技术,现代工业对水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动污水处理,实现中水回用。
❸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水务市场,从而优化配置水资源,也是保护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内容。中国水务行业应有万亿元以上的空间。
❹改革的用水制度,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力度,是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由于 “水” 带有浓重的社会福利色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水的价值和价格的背离,严重制约了水行业的发展,水资源因此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改革水价,实行季节性水价,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征收比较高的消费税以限制用水等。这样对环境保护和降低成本都十分有益。
❺动员全社会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保护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要健全水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实施更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实施水资源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明确水权,实施流域与区域水资源总量的分配制度,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促进水资源利用与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和激励机制,实施计划用水与定额用水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措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鼓励发展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全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全面实施水功能区的管理制度,有效保护水资源;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改善水资源的宏观布局;大力提倡污水再生利用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沿海地区积极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推广应用海水淡化技术,补充陆地淡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