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水沙资源利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水沙资源利用

根据地理条件和黄河本身状况,结合河道治理和防洪工程对河水、河沙进行的合理综合开发。黄河流经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是西北、华北的重要水源,但其本身水资源比较贫乏,时空分布又很不均匀。黄河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1%,除去输沙用水,可供利用水量仅370亿立方米左右,黄河流域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647立方米和301立方米,相应占全国平均值的25%和17%。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各部门的用水要求越来越高,水资源已成为沿黄地区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黄河下游沿岸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每年五六月份用水高峰季节,下游河段近年经常发生断流,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沿黄各省区提出到2000年需水总量达747亿立方米,超过黄河可供水量1倍以上。黄河下游干流流经中国水资源普遍缺乏的黄淮海平原的中部,这一地区农业、工业和城镇等多方面水源供需矛盾相当突出。黄河作为这一地带水量较大且相对稳定的主要容水,同时由于黄河河道在这里呈“地上悬河”状态而具有很好的自流引水条件,所以根据水源供需平衡状况和有利引黄并能充分发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原则,首先确定出黄河水沙资源利用的区域范围,再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特点进行水沙资源的利用。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河流域黄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界秦岭,北抵大青山,水土流失面积大,按照 “侵蚀——输移——沉积” 的过程,在河口镇以下的土壤侵蚀区中有一个集中产沙区,包括内蒙古南部、陕北、晋西北和泾、洛河的河源区,大部分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其年平均产沙量占进入黄河下游总沙量的74%,同时它又是全河粗泥沙的集中产区,年平均粗泥沙产量占进入黄河下游粗泥沙总量的74%,在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物中,粗泥沙占50%以上。因此,黄河下游水沙资源的利用必须与治黄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在保证黄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可供利用的水沙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力地支持河道治理与防洪工程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从这一角度出发,黄河下游水沙资源的利用范围限于距黄河较近的两岸地带最为有利。大致在桃花峪以下,北岸为卫河、南运河以东,漳卫新河至北纬38度线以南; 南岸从郑州、尉氏联线以东,鄢陵、夏邑联线以北,单县、巨野、肥城、历城到小清河联线东北。这一沿黄两岸带状地区涉及豫鲁两省15个地市,85个县级行政单位,进行较大规模的农业引黄水沙资源的利用。
黄河下游水沙资源农业利用主要包括引黄自流灌溉、引黄种稻改土、浅沟引黄提灌、深沟引黄提灌、井灌与引黄补源等方面。由于黄河泥沙多、河情不稳定和下游两岸地区脆弱的自然平衡关系,在黄河水沙资源农业利用方面至今仍未完全形成稳定、成熟的利用方式,因此对于黄河水沙资源的农业利用既要大力提倡,又必须避免盲目冲动,“积极慎重”作为正确的总方针必须长期坚持。不管从哪方面看,引黄只能作为建立这一区域良性水循环和综合利用水资源的一个因素,只有建立起降水、地表水(包括引黄)、地下水联合运用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才能最终缓解这一区域严重的缺水状况,并避免因失衡而引起区域环境的逆向演化。进入80年代以后,泥沙处理已成为引黄灌溉中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限制因素,泥沙作为一种资源有其利用价值,但处理利用不当则限制引黄发展、降低效益、淤积排水河道、沙化土壤、恶化环境。因此,在未来的引黄事业中,除考虑来水接纳能力外,必须着重考虑泥沙的消化能力,以免引发新的问题。同时,利用黄河水沙资源,不能要求各地采用同一方式,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效益为原则进行动态管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