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水体微生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水体微生物microorganisms in water

生活在水体中的微生物区系,包括原来生活在水中的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动植物残体及动物的分泌排泄物中的微生物。水中微生物种类很多,但大部分外来微生物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迅速消亡,常存于水中的种类则组成各种水域中的天然微生物群落。大气降水中的微生物决定于空气含尘埃的多少;落到地面的降水立即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所污染,其污染度决定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也决定于降水从土壤中溶解出的营养物质种类与数量,因而地面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常有变化。地面水流向河流、湖泊、海洋,其中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通常由于自身净化作用的结果,都有明显减少,它们决定于这些水域的生态环境,渗入地下的水经过滤作用,微生物随过滤的程度而减少。
淡水中的微生物 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城市下游及靠近村落的池塘河流中,由于不断接纳各种污物,其中有机物含量很高,许多微生物能从中获得丰富营养而大量繁殖。每毫升水中可多达几千万个甚至几亿个。这些微生物绝大多数是腐生菌和原生动物。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弧菌、螺旋菌等,有时甚至还含有伤寒、痢疾、霍乱及传染性肝炎的病原体,成为传染病迅速蔓延的媒介。从卫生的角度来看,水中的病原菌主要是肠道菌,它们在水中的含量比其他正常肠道菌群小得多,所以通常采用与其有相同来源的大肠杆菌群的数量作为指标,来判断水源被人畜粪便污染的程度。根据中国规定指标,每1 000毫升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指数不得超过3个,在严重污染的水域,常以厌气菌为污染指标。
污染水中的原生动物有纤毛虫类、鞭毛虫类和根足虫类,它们在分解有机物中大量繁殖,引起水质恶变。
远离人们居住地区的湖泊、池塘等水域,未受污染,有机物含量低,微生物数量较少,每毫升水中只含有几十个至几千个细菌。主要是自养性微生物。有硫细菌、铁细菌、衣细菌及含有光合色素的蓝细菌、绿硫细菌和紫硫细菌等。另外也有一些习惯于水生的腐生菌,如假单胞菌、色杆菌、无色杆菌、柄细菌、小球菌等属的细菌。
淡水域中最普遍的真菌是水霉类真菌,它们生长于水中动植物残体上,活跃地分解有机质。在水面还有单细胞和丝状的藻类 (硅藻量最大) 及一些原生动物,构成浮游生物群。
较大较深的平静湖泊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较稳定,且呈现一定规律。在垂直分布方面,细菌数量以5~20米深处最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至湖底的沉积物表层又再增加。
湖水中的微生物在种群方面也是有层次的分布。好气及兼性好气的细菌、真菌和藻类多数分布在从水面到10米深的溶解氧较多的上层水体中,浮游的藻类营产氧的光合作用,水体中溶解氧由上向下逐渐减少,水深20~30米的中层水体中,生长着光合性的紫色和绿色细菌及其他嫌气性细菌,它们进行着不产氧的光合作用。30米以下的水层和湖底污泥里,只生活着嫌气性细菌,如脱硫弧菌属、甲烷杆菌属、甲烷球菌属和梭菌属等,它们分解有机物,产生有机酸、H2S、甲烷、H2、CO2,这些产物再被上层微生物氧化和利用。真菌、原生动物和一些鞘细菌多生长在湖边浅水区内。
海水中的微生物 其数量在不同深度及地区相差很大,细菌每毫升含量几个~108个。靠近海岸和海底污泥表层由于富含有机物,细菌数目较多。在远洋,自海面到水下四五十米深处,细菌数目渐增,以后又逐渐减少。
由于海洋具有盐分高(含盐量4%或更多)、渗透压高、温度低,有机物含量低等特点,所以海洋微生物多为耐盐、嗜冷和耐高渗透压的细菌。海水内藻类最多,细菌中以游动型和有色素型的菌类比例较大,主要有革兰阴性细菌、弧菌、光合细菌和螺旋体等; 球菌和放线菌相对少些。革兰阴性细菌中有假单胞菌属、黄色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及无芽孢杆菌属等细菌。其中有些能发光,亦称发光细菌。海水中兼性好气性细菌占优势,严格好气性很少。大多数是分解蛋白质强,分解碳水化合物弱的种类。
生态意义及与农、渔业生产的关系 在自然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推动生物圈内的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
大部分水体中,占优势的光合成有机体是微生物。好气区以蓝细菌和真核藻类为主; 厌气区则主要是光合细菌。利用光能取得能量合成有机物的称初级生产者。在湖、河和沿海岸地区的海域因初级生产者生产率高,故鱼和贝类的资源丰富,产量也高。初级生产者所合成的有机物,除构建自身机体外,也可将可溶性有机物分泌到体外,或机体自溶释放出来,供异养生物(首先是细菌)营养之用。它们和异养细菌又成为浮游动物的主要食料,少数浮游动物也以细菌为主要食物。而浮游动物又为较大的无脊椎动物所食,无脊椎动物又依次作为鱼的食料,形成食物链。鱼就成为这个食物链的最终产品,为人类所需。
在内陆水域,特别是河道,食物链可能主要不是从初级生产者——光合微生物开始,而主要是由异养细菌和真菌开始。水中的某些蓝藻能够固氮,对肥田、养鱼也有一定意义。

水体微生物microorganisms in water

生活在水中的微生物区系。包括原来生活在水中的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的类型、数量和分布都不相同,均受水的类型(如积水、河流、湖泊、海洋等)的影响。生活于地面淡水中的微生物类群包括真细菌、假单胞杆菌、鞘细菌、放线菌、硫黄细菌以及真菌、原生动物和藻。自养细菌数量较少,异养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多,可分解水内的有机质。生活于水面上和水上层的微生物都是需氧性,而在水底的大都是厌氧性,其数量一般比土壤中要少得多;生活于海水内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大,其中藻类最多,细菌的种类和土壤及淡水内的差别不大,只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和弧菌较多,球菌和放线菌较少,细菌中游动型和有色素型的菌种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其数量一般都少于地面淡水的微生物数量,且兼性需氧性的细菌占优势。在海水内,能生长的微生物必须能耐受高含盐量(约为4%以上)所产生的高渗透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