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水下环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水下环境

水下环境

水下环境是水面以下作用于人体的各种客观条件的总称。人潜水时,就是处在这一特殊环境中。
静水压 水施加在水面以下物体单位面积上的重量称为静水压。静水压由水的比重(g/cm3)和深度决定,淡水比重为1,海水比重为1.03,相同深度,海水静水压稍大于淡水。静水压通常以kgf/cm2计量,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承受10m水柱高的海水重量,等于1kgf/cm2,由此可推算,潜水员每下潜10m(海水)水深就承受一个大气压的静水压。人在水下承受的压强不仅是静水压,还须加水面以上的一个大气压。二者之和称绝对压(见“气体压强及计量单位”)。
水为不可压缩性流体,受压时体积不变。人体的组成成分70%为水,虽然在水下将受到巨大的静水压作用,但是,只要压力从各方向均匀地作用于机体,压力将互相抵消,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气体为可压缩性流体,受压时,其体积与压强成反比。人体有些器官是含气的腔窦 (如肺、中耳鼓室、鼻窦),在进入高气压环境,超越一定限度,若不在压强增加的同时对含气空间增加相应量的气体,含气的器官必因其中所含气体的被压缩而受伤。
在不同水深范围,虽深度改变的幅度相等,而潜水服内、体内含气腔窦内的气体体积和压强改变的比例却不相同。例如,潜水员从水面下潜至10m深处,深度增加10m,静水压增大值为1个大气压,绝对压从1增至2,增大的百分比为100%。如从40m下潜至50m深处,深度也是增加10m,静水压增大值同样是1个大气压,绝对压从5增至6,其增大的百分比仅为20%。同理也适用于潜水员上升过程中(静水压减少)。若不注意这种变化,可能给潜水员带来损伤。
高分压气体 由于静水压的存在,人在水下必须呼吸与所在深度的绝对压相等的气体。因此,潜水员不仅受静水压的作用;而且还受高压气体的影响。由于气体中各成分分压升高,某些在常压下对人体无明显效应的气体,在高分压下却可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例如氮麻醉);甚至人体不可须臾缺少的氧气,在达到一定高分压后,也可显示毒性作用(见“氧中毒”)。
水温 水的温度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辐射热。表层水温较高,日变化大; 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降低,日变化小;到一定深度以下,水温终年相对恒定。如200m大陆架深处温度保持在3~5℃。
水温与潜水员关系极为密切,主要是寒冷对潜水员的影响。一般水温都低于皮肤温度,尽管夏季表层水温较高,但超过20~30m仍较低。人体表面与水接触,将按温差梯度,主要以传导和对流方式向水中散热。如果机体代偿机制不能补充所失热量,体温将下降。因此,须采取相应的防寒保暖措施。另外,还应加强潜水员的耐寒锻炼,并保证充分的营养。
水的阻力、浮力和潜水员的稳度 水本身阻碍人体在水中运动的力就是水的阻力。水的阻力大小跟水与物体的相对运动的速度、物体的形状以及物体与水接触的正面面积大小有关。
潜水员在水下活动,身体与水直接碰撞,接触面积越大,受到阻力也越大。裸潜和穿潜水衣潜水所受阻力不同,后者比前者大得多。为了克服水的阻力,潜水员要消耗很多的能量。
水作用于浸入其中物体垂直向上的力,称为水的浮力。浮力大于物体的重量(呈正浮力),物体上浮;浮力小于物体重量(呈负浮力),物体下沉。潜水员穿戴潜水装具后,体积增加大于重量增加,不能下潜; 因此必须配备压铅、潜水鞋等压重物。增加的重量要适当,既保证潜水员能下潜及不致因潜水服内充气过多而不由自主地漂浮出水(“放漂”); 又不造成潜水员的负荷过重。
潜水员在水下能自由保持身体平衡的程度,称为潜水员的稳度。潜水员在水下不管采取何种体位,都必须使自己的身体有较好的稳度和便于操作。潜水员在水中的稳度决定于重心和浮心的位置,通常重心低于浮心,两点间距离要适当。如果重心在浮心之上(压铅过高)潜水员感到“头重脚轻”; 重心位置下移(压铅过低)潜水员水下活动困难。重心和浮心如不在一垂直线上(一侧压铅绳断开或潜水鞋脱落),身体将向重心侧倾斜。潜水员在稳度不好的情况下作业,会迅速引起疲劳,甚至发生事故。
水流 海洋中水团的运动称为流。分潮流和海流两种。潮流和海流以及任何其它(江河等)水流,对潜水员水下活动有很大影响。潮汐涨落可使一次潜水深度发生变化。水的流动对潜水员产生很大冲力和阻力,增加水下活动困难,消耗潜水员体力。流速过大,潜水员无法下潜,一般规定流速不超过1.5节(约0.8m/s)才可以下潜。不得不在急流中下潜时,须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底质 海洋底质依沉积物不同分为许多种。近岸以泥质为主; 外海有岩石、砂,以砂质堆积为主。潜水现场海洋底质对潜水员体力消耗有一定关系。在硬质水底行走或作业比较方便; 而在软质泥底则较费力,增加劳动强度,多消耗体力,容易疲劳。
光在水中传播过程中逐渐被吸收,水愈混浊,吸收量愈大,故水下能见度很低。距眼数米或数十厘米的物体就无法识别或见到。在深水或混浊水中,只是漆黑一片,能见度为零。所以从事水下作业,若无水下照明,潜水员全靠双手触觉摸索工作。由于太阳光按波的长短,随着水深的增加逐渐被吸收,因此水下色觉也发生改变。
潜水员穿戴潜水装具或裸潜,整个身体置于水中,声音传导的介质和途径均发生改变,对水下听觉有很大影响。穿通风式潜水装具下潜时,头盔内充满空气,通话时声音借助空气传导。如声音来自水中,必先由水传到头盔,再从头盔传到空气才能入耳,就和正常空气传导不同。穿轻潜水装具下潜时,潜水员头部直接与水接触,声音主要借助骨传导传到内耳。这些改变会使潜水员在水下的听觉和判断声音方向的能力发生缺损。
水下生物 有些水域有水草或海藻类等植物,可对潜水员水下活动造成障碍,甚至发生绞缠。有些水下动物能伤害潜水员(见“水下动物伤”)。

☚ 潜水   潜水装备及潜水设备 ☛
000207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