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惠民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惠民仓 宋代官府以杂配钱折粟积贮的粮仓。 这种制度始于后周,宋代于淳化五年(994),即于各州设置惠民仓,谷价稍涨便减价粜给贫民,每人不得超过一斛。这种仓当时与常平仓并行。真宗咸平二年(999)十月,采纳户部员外郎成肃的奏请,设置惠民仓于福建。又下诏各路转运使,令其管辖境内的惠民仓,遇丰年时增价籴入,荒歉时减价粜出,至天禧四年(1020),更扩设到荆、湖、川、陕、广南等地,当时如欲办理平粜,都须事先奏闻,由政府派遣专员承办。咸平三年以后,改由知州通判派委属员监督。南宋时,湘潭十县分设惠民仓,另委令佐专管平粜。这种仓储制度,至宋孝宗时消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