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族元素danzuyuansu
位于周期表第VA族,包括氮N、磷P、砷As、锑Sb、铋Bi 5种元素,统称为氮族元素。从氮到铋依次由非金属—半金属—金属组成,是典型的主族元素,砷、锑、铋也称做砷分族。自然界的氮绝大部分以单质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磷均以化合物形态存在,最重要的是磷矿石,主要成分为Ca3(PO4)2。自然界的砷、锑、铋主要以硫化物矿存在,如雄黄As4S4,雌黄As2S3,辉锑矿Sb2S3,辉铋矿Bi2S3等。氮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及其递变关系见表1。
表1 氮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表2 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元 素 | 单质化学式 | 色 态 | 密度/g·cm-3 | 熔点/℃ | 沸点/℃ | 溶 解 性 |
N P As | N2 P4 | 无色气体或液体 黑磷: 黑色固体 | 气1.2506(g·L-1) 2.7 | -209.86 | -195.8 | 不溶于CS2 |
红磷: 无定形粉末 | 2.34 | 590 | 200 | 溶于无水乙醇 |
紫磷: 单斜晶体 | 2.36 | 590 | | |
白(黄)磷: 蜡状固体 | 1.82 | 44.1 | 280 | 溶于碱、 氨、 有机溶 剂 |
As (灰) | 灰色金属光泽, 六方或 正交晶体 | 5.727 | 817 (28Pa) | 613 (升华) | 溶于HNO3 |
As (黑) | 黑色玻璃状, 无定形 | 4.73 | | | 270℃以上变灰砷 |
As4 | 黄色固体, 立方晶体 | 2.026 | 358 (分解) | | 溶于苯或CS2中 |
Sb | Sb (灰) Sb (黄) | 银白色金属, 六方晶形 黄色透明固体 | 6.684 | 630.5 | 1750 | 溶于浓热H2SO4 极不稳定, 溶于CS2 |
Sb (黑) | 黑色固体 | 5.3 | | | 不稳定, 微热转灰锑 |
Bi | Bi | 银白色或微红色金属 | 9.80 | 271.3 | 1560±5 | 溶于热 H2SO4或 HNO3 |
氮族元素中,氮、磷是非金属元素; 锑、铋是金属元素; 砷处于两者之间,具有两性或称准金属元素。从氮到铋表现出性质的递变,是由非金属到金属的一个完整过渡。氮族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为ns
2,np
3,根据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本族元素要完全获得3个电子,形成-3价的离子是较困难的。只有氮、磷可形成极少数离子型固态化合物: 氮化锂Li
3N,氮化镁Mg
3N
2,磷化钙Ca
3P
2等。这些固态化合物,只存于干态,遇水即强烈水解,在溶液中不存在N
3-,P
3-的简单水合离子。一般是与电负性较小元素化合形成氧化数为-Ⅲ价的共价化合物,这种趋势从氮到铋逐渐减小。除氨外,其他二元氢化物均不稳定。而本族元素形成正价趋势较强,与电负性较大的元素主要形成氧化数为+Ⅲ,+Ⅴ的共价化合物。在它们氧化数为+Ⅲ的化合物内,化学键只包括3个p电子,氧化数为+Ⅴ,则包括s和p电子。由于“惰性电子对”效应,随原子序数增加,2个6s电子特别稳定,由磷到铋表现为+Ⅲ价的特性逐渐增强。+Ⅲ价铋的化合物在溶液内可产生离子。+Ⅲ价化合物比+Ⅴ价的稳定。氮、磷常见是+Ⅴ价化合物。砷、锑的+Ⅲ,+Ⅴ价化合物都是常见的。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见表2。
氮和磷是生命的重要元素,分别占人体总质量的2.4%和0.9%。它们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它们的化合物主要用做肥料。氮肥大多是氮的化合物,如硝酸钾、硝酸铵、氨水、碳铵等; 磷肥主要是无机磷酸盐。硝酸及其盐是制作炸药、染料和许多其他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砷用做农药,锑、铋主要用于制作合金。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