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脑造影与脑室造影
气脑与脑室造影都是用造影剂使脑和脑室显影用以诊断颅内病变的方法。自从1973年CT检查的开展以来,气脑与脑室造影的应用已较前减少,但因设备简单,显影清晰,所以仍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X线检查方法。
气脑造影 适用于诊断颅内占位病变,尤其是鞍区和后颅窝者;脑退行性萎缩性病变;颅脑损伤和颅内慢性炎症的后遗症以及脑先天畸形等。在有严重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前驱症状;视力严重减退;颅内急性出血;颅内急性炎症或穿刺部位感染则属禁忌。造影前应禁食6小时以上,并注射50%葡萄糖60~100ml,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用甘露醇脱水,儿童和不能合作的病人,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造影。气脑造影可分大剂量造影和小剂量缓慢定向造影。前者一般不宜用于颅内占位病变,注气总量在60~80ml,可作分次气液等量交换。由于反应较重,适应范围较小,故较少使用。在小剂量缓慢定向气脑造影中,如未发现占位病变,颅内压力又不高时,可增加注气量,以观察颅内退行性萎缩性病变。后者自腰穿部位注气,病人取坐卧位,头略前倾,使听眦线与水平线成15°角,气体易于自中孔进入脑室系统。分次缓慢注气,注气速度每分钟1~2ml,在电视屏监视下或摄片观察。通过控制头位,使进入颅内的气体能有目标地充盈脑室和蛛网膜下腔,达到诊断要求。注气总量应在30ml以下,一般不放或仅放少量脑脊液。常规摄取坐位侧和后前位片;注气结束后,摄取卧位前后、后前和左右侧位片,必要时再在其他位置摄片和作体层摄影。
脑室造影 适用于诊断中线和后颅窝占位病变,阻塞性脑积水,特别是有明显颅内压增高和有脑疝前驱症状者。对弥漫性脑肿胀,估计脑室不大;颅内炎症性病变未控制者; 体温在37.5℃以上和视力严重减退者不宜进行。造影剂可用水溶有机碘剂、碘苯酯(Myodil)或空气。脑室气造影由于反应较重,细微结构显示较差,已较少使用。水溶有机碘剂脑室造影,造影剂弥散性好,显影清晰。先应作好过敏试验。造影剂有60%碘酞葡胺(Conray)、60%碘卡明(Dimer-X)和室椎影(Metrizamide,又名Amipaque)。经眶、囟门或颅骨钻孔行侧脑室穿刺,穿刺部位常选前角,如插导管至室间孔或第三脑室内则更佳。先注气体3~5ml,观察在脑室内无误后注入水溶有机碘剂或碘苯酯。水溶碘剂用量4~5ml,用等量脑脊液稀释后注入脑室内。造影时病人取一定体位,以利于造影剂流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在电视屏监视下进行,或直接摄片。常规摄取水平侧位和仰卧额枕位片,必要时可取其他位置摄片和作体层摄影。
气脑造影与脑室造影
1918年Dandy首次行脑室造影。翌年经腰椎穿刺或小脑延髓池穿刺注气作气脑造影也获成功。
气脑造影 经腰椎或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入气体,使脑室系统和颅内蛛网膜下腔充气后摄片。适应证有
❶交通性脑积水。
❷颅内炎症后遗症,如癫痫、脑室局限性扩张和蛛网膜炎。
❸脑室扩大而颅内压无明显增高者。
❹颅内占位性病变、鞍区或颅后窝病变或颅脑有先天性畸形。气脑造影禁忌证:
❶严重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前驱症状。
❷视力减退到0.1以下。
❸颅内急性出血。
❹脑脊液检查有活动性炎症。
❺病儿已作脑室心房分流。
气脑造影方法:术前6小时禁食,造影前半小时给适量苯巴比妥及阿托品。有颅内压增高者,术前注射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对不合作小儿应于全麻下操作。病儿用特殊坐椅固定,头前倾15°,经腰穿途径小剂量分次注气。不放出脑脊液或注气后再放出少量脑脊液,放液量相当于注气量的1/2或1/4,注气速度为每分钟1~2ml,于注气8ml后摄侧位片,观察气体是否已进入颅内。若气体已进入脑室,增加气体达20~25ml。有高度脑萎缩时充气可达80~100ml。通过控制小儿头位掌握气体进入颅内后的流向,使需要显示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充气,按需要随时摄片。
气脑造影反应与并发症:由于气体扩散的刺激,病儿有头痛、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脉频弱,有时出现呕吐。此时应暂停注气,给病儿吸氧或皮下注射咖啡因。反应严重出现发绀,虚脱或抽搐者,立即中止造影。并使病儿平卧,给氧和中枢兴奋剂,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或脱水药物。体温在1~2天内较高,3~4天内下降,病儿应平卧,卧床约一周。对各种造影反应,应对症治疗。
脑室造影 颅骨钻孔后作脑室穿刺,将滤过空气、氧气或碘水溶液注入脑室后摄影。根据脑室大小、形态、位置的变化诊断颅内疾患。适应证:
❶颅内压增高,有脑疝前驱症状,不适于作气脑造影者。
❷不明原因的梗阻性脑积水。
❸中线及颅后窝病变,如脑室系统肿瘤。有颅内炎性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不明者禁用脑室造影。
脑室造影剂:除用气体造影外,可用碘苯脂及水溶性碘剂(60%Conray或60%Dimer-X)。气体造影的反应较重,常因颅内压力的平衡紊乱及脑水肿而紧急开颅。碘苯脂对室管膜刺激小,对比良好,但不能弥散,观察不够满意,适用于中线和颅后窝病变。水溶性碘剂痛苦小、反应轻,显示清晰。碘水5ml与等量脑脊液混合后注入脑室内,常能显示整个脑室系统,但应严格掌握注入剂量和速度。短时间内碘水进入蛛网膜下腔较多,可刺激大脑皮质引起癫痫发作。脑室测量发现脑室不扩大或受压缩小者,应减少碘水用量。造影前需作碘过敏试验。
脑室造影方法:
❶小儿前囟未闭时,可经前囟穿刺脑室。
❷前囟已闭合可采用前入法: 病儿仰卧,从发际后2cm,中线房2.5~3cm作切口,颅骨钻孔后切开硬脑膜,用脑针穿刺侧脑室,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平行,针尖指向两侧外耳道连线,穿刺脑室额角,正常深度为4~5cm。
❸后入法:病儿侧卧或俯卧。在枕外粗隆上6~7cm,中线旁3cm作切口及颅骨钻孔,脑针方向与矢状面平行,指向同侧眶上缘中点,穿刺侧脑室三角区,正常深度为4.5~5.5cm。脑室穿中后放脑室插管,通过插管注入造影剂,根据造影剂性质适当变换头位,摄前后位片、后前位、左右侧位片,或根据摄片所见,补摄特殊部位片。造影后反应及并发症与气脑造影基本相同。

脑室造影图
(1) 正常脑室形态
(2) 第三脑室以下梗阻所见之脑室对称性扩大(3) 左侧颞部占位病变引起之左侧脑室移位及变形
气脑造影与脑室造影所见病变(图):❶脑室扩大,多为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或脑萎缩病变所致。脑室扩大的范围因阻塞部位而异。脑池脑室扩大,多见于脑萎缩及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
❷脑室移位,多由占位性病变引起,偶因萎缩性病变的牵拉。
❸脑室充盈缺损,多见于脑室内肿瘤或邻近肿瘤突入脑室。
❹脑室一侧不显影或仅脑室部分显影。
❺脑室变形和狭窄,多由附近占位性病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