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气功在医疗体育中的应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气功在医疗体育中的应用

气功在医疗体育中的应用

气功主要是通过练“气”而达到健身治病的一种功夫。它是从我国古代导引术中“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的呼吸法衍化发展而来,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形式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
气功的方法特点可概括为三调,即“调身”、“调息”和“调心”。“调身”: 在练气功时要有一定的体位姿势,眼、口、舌、头、身和四肢都有一定的姿势要求,使身体处于端正、舒松和稳定的体位,并在练功过程中不断注意保持这一体位。“调息”: 即调整呼吸,一般要求发展腹式呼吸或练习特种呼吸。吸气经鼻,似入小腹,并逐渐做到匀、细、深、长。“调息”又须与“调心” 协调配合,做到 “心息相依”。“调心” 主要是有意识地锻炼集中思想,尽量减少杂念,使注意力集中地守着某一部位称为“意守”,如杂念浮起要随时收敛,便渐达“入静”境界。意守应与呼吸结合即所谓“意气合一”。
气功的健身治病作用,根据现有的研究观察资料可归纳如下:
❶调节大脑皮质功能: 当气功入静时,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增强,从脑电图可见“α”波幅增高,节律减慢。这种抑制过程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大脑皮质功能的恢复。
❷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有些疾病是由于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平衡失调引起,而气功锻炼可调整功能。在练功过程中可见到周围血管扩张,面色红润,血压下降,唾液、汗腺分泌增加等现象。因此,气功在临床治疗上对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溃疡病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❸减少能量消耗和增加能量储备:练气功时,身体的耗氧量可比练功前减少30%左右,能量代谢率可比练功前降低20%左右,说明练气功可增加身体能量的储备。所以气功对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❹自控锻炼: 练气功有对自己的意识活动进行锻炼的作用。在暗示、诱导下,通过意守、入静等锻炼,可对自己的精神情绪,甚至某些生理活动取得一定的随意控制的能力。例如使肌肉放松,呼吸、心率减慢,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唾液、汗腺分泌增多等,逐渐练成这种自控能力有利于防治某些疾病。气功与生物回授法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提高这种自控的效用。
❺发展腹式呼吸: 练气功发展腹式呼吸,增加了横膈活动幅度,可加强它的唧筒抽吸作用,增进血液的动力过程,同时也发展了呼吸功能。另外,横膈大幅度有节律的上下移动,对腹腔脏器起了按摩作用,增进了腹腔内器官的活动和分泌功能,因而练功后食欲旺盛,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气功方法很多,在医疗体育中最常用的有三种,即放松功、强壮功和内养功。这三种气功,练功时都要掌握气功的基本方法,但放松功以诱导肌肉和精神放松为主。强壮功以调心与调身为主。内养功以调心与调息为主。
气功适用于很多慢性病的治疗,应针对疾病的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气功方法。如放松功较适用于一般身体虚弱的慢性病,手术后、痉挛性麻痹等。强壮功较适用于神经衰弱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内养功较适用于溃疡病、肝炎、胃下垂和肺气肿等。
练气功必须掌握要领,坚持锻炼。作为健身每日练一次即可,作为治疗,每日须练数次。每次练30分钟以上。练功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❶初练气功时,杂念很多,不易入静,如强作意守,反易烦躁不安,应当暂停稍息再练。
❷初练气功时,调息不自然,若勉强追求深长呼吸,会因通气不足而引起头晕、头痛等症状。呼吸应节奏自然,逐步地达到深长。
❸指导气功时给以不恰当的暗示,容易引起幻觉、异常感觉和异常活动等现象,应当注意避免和纠正,并说明气功的科学性,使建立正确的练功思想来保证收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❹气功方法以静为主,故须与其他体疗方法配合应用,做到动静结合,以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

☚ 民族形式医疗体育   按摩在医疗体育中的应用 ☛
000160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