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民族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民族教育 037 民族教育在多民族国家内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施的教育。它是整个国家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少数民族教育非常落后,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群众是文盲。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就民族教育的有关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至1956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扫盲运动,并且小学发展较快,中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些地区还开始举办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1981年2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加强民族教育的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其中有关于民族教育的专门条款,对民族教育作了法律的规定。各民族自治区,都积极恢复和发展民族教育,并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大力普及了初等教育,发展普通中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民族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在高寒地区、牧区、边境地区举办适合这些地区特点的寄宿学校。截至1986年止,全国全日制各级各类学校的少数民族在校生人数已达到1321.4万人,少数民族教师达到59.2万人。特别是1984—1986年,小学和中等师范学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人数,分别占同类学校总人数的7.8%、7.7%和9.2%、7.2%,大大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所占6.7%的比例。 ☚ 广播电视教育 五讲四美教育 ☛ 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多民族国家中,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施的教育。在中国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实施的教育。目的是普及和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及为少数民族培养人才。实施的机构有各类民族学校(包括培养民族人才的集训班、民族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科研机构等。抗日战争时,在延安建立了民族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更大发展。中国民族教育基础差,发展快,但质量还不很高,分布不均,教育语言复杂,多使用本民族语言。中国民族教育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同时研究民族学生自身特点,实施民族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学生为增进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思想情操。 ☚ 私立学校 少数民族各级教育 ☛ 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1934年,新疆各族文化会设立小学1000所,学生19991人。1940年,公立和会立小学共有维吾尔族学生158338人,哈萨克族学生34412人(包括柯尔克孜族学生),回族学生4723人,蒙古族学生1868人,塔兰奇族(伊犁的维吾尔族)学生4040人,塔塔尔族学生1151人,乌孜别克族学生721人,俄罗斯族学生2458人,满族学生182人,塔吉克族学生46人。1946年,新疆省联合政府设立了迪化第二女中、第二女师、第三中学、第二师范四所民族中等学校。至1949年,全区共有小学1335所,民族学生182427人,中学9所,民族学生1819人,中专11所,民族学生1266人,大学1所,民族学生185人。全区仅有民族小学教师6799人,中学教师94人,中专教师76人,大学教师14人。 ☚ 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自治区各民族运动员 民族卫生 ☛ 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多民族国家中,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施的教育。在中国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实施的教育。目的是普及和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及为少数民族培养人才。实施的机构有各类民族学校 (包括培养民族人才的集训班、民族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科研机构等。抗日战争时,在延安建立了民族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更大发展。中国民族教育基础差,发展快,但质量还不很高,分布不均,教育语言复杂,多使用本民族语言。中国民族教育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同时研究民族学生自身特点,实施民族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学生为增进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思想情操。 ☚ 私立学校 少数民族各级教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