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氏族公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氏族公社

 亦称“氏族”。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初为母权制,约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过渡到父权制。当时,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也没有阶级。族外婚,氏族内部实行禁婚。公共事务由选出的氏族长管理。撤换酋长,血亲复仇,收容养子等重大问题,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和阶级关系逐渐确立,氏族制解体,形成以一夫一妻制家庭为单位,按地域原则结成的农村公社。

氏族公社

又称“氏族”。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经济组织,由有血缘关系的亲族组成。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初为母权制,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过渡到父权制。氏族内部实行禁婚(外婚制),集体劳动,生产资料公有,平均分配,没有剥削、也没有阶级。公共事务由选出的酋长管理,重大问题(如选举、撤换酋长、氏族复仇等)由议事会民主决定。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关系逐渐确立,氏族解体,形成依地域划分居民与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联合而成的农村公社。世界各民族都曾经过氏族阶段。


氏族公社

即“氏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自然形成的血缘亲属集团,是氏族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产生于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氏族的形成和外婚制的出现在直接的关系,“氏族不仅是必然地,而且简直是自然而然地从普那路亚家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37页。)氏族是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而结成的“血族集团”,内部禁止通婚,氏族成员生前同族共居,死后同族共葬,死者财产归同族人继承,同族人要互相援助和保护,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风俗。氏族是一个原始民主制的社会管理组织,氏族议事会是氏族一切成年男女享有民主表决权的民主集会,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有权选举、撤换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决定氏族的一切重大问题。氏族酋长负责处理氏族所委托的日常公共事务,军事首领负责指挥对外作战,他们没有任何特权。氏族还是一个原始共产制的经济组织,氏族成员共同生产和生活,集体劳动,互相协作,实行生产资料及劳动产品的公有制。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也没有阶级。氏族的发展,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初为母系氏族,世系按母亲计算,由女子传递下去的后代组成,财产由母方血缘亲属继承。到了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新石器时代的中期),逐渐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世系按父亲计算,财产由父系血缘亲属继承。(参见〔父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在此阶段,随着两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氏族逐渐解体,转化为以一夫一妻制家庭为单位、按地域原则结合的农村公社。这样,氏族组织终于瓦解,氏族机构被国家所代替。世界各民族都经过氏族阶级,其残迹还长期留存于阶级社会之中。中国直到全国解放前夕,在有的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着氏族公社的残迹。

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

以一姓一氏的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原始社会基本政治经济单位,分母系、父系两个不同阶段。公社成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权力是平等的,族长由成年人共同推举,重大的事务由氏族大会议决和执行。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父系氏族公社的后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提高,家庭和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关系和国家机构的确立,氏族公社逐渐解体。氏族公社阶段为全世界各民族所必经的社会发展阶段,其残留的痕迹长期保存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

☚ 氏族   胞族 ☛
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

参见“氏族”。

☚ 剥削   氏族制农业 ☛

氏族公社

clan commune (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氏族公社

简称氏族。参见“氏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