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毫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金銀幣部 > 銀幣 > 毫洋 毫洋 háoyáng 亦稱“角子”、“毫子”、“小洋”。舊時對當一角、二角、五角的小銀圓的俗稱。起初銀圓一圓兑换毫洋十角,後毫洋貶值,通常可兑换十一、二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七回:“鹹水妹又在衣袋里隨意抓了十來個毫子給他。” 银币 银币银钞 银货 银钱 ☚ 金属货币 利润 ☛ 毫洋 毫洋中国清末民初银辅币。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0年)广东省铸发大量一角银币,称为“单毫”。光绪三十年(公元1902年)又铸行二角银币,称为“双毫”。广东省通称为毫洋,其他地方又称之为小洋、银角、银角子。毫洋一度成为广东、广西省流通的主要银币,两省还曾以毫洋的元为单位发行纸币,称“毫洋券”。广东的毫洋券称为“粤币”,自1938年1月1日起按毫洋券1.44元合法币1元的法定比价流通。广西的毫洋券称为“桂币”,自1937年12月1日起按毫洋券2元合法币1元的法定比价流通。 ☚ 毫子 双毫 ☛ 毫洋 毫洋清末广东广西等省通行的银本位货币。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和契约的订立,均以毫洋计算,实际使用银币为双毫(即二角银币)和单毫(即一角银币)。以双毫五枚为毫洋一元, 单毫十枚为毫洋一元。清末流通最广的双毫有“光绪元宝”、“宣统元宝”和“大清银币” 三类, 以“光绪元宝”的种类最多。辛亥革命后, 毫洋成为广东本位币, 广为流通。在上海称双毫为广东小洋, 五枚合一规元; 称单毫为江南小洋。粤桂两省发行的纸币以毫洋为单位, 通称“毫洋券” , 广东发行者称 “粤币” , 广西发行者称“桂币” 。1938年1月1日起广东改以法币为本位,广东毫洋券按毫洋1.44元合法币一元的比价陆续收回, 广西自1939年1月1日起改以法币为本位, 广西毫洋券按毫洋二元合法币一元的比价陆续收回。 ☚ 大清铜币 单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