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毛纺毛织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毛纺毛织业

毛纺毛织业

澳门毛纺毛织业分为毛纺工业和毛针织工业。(1)毛纺工业是将化纤原料或羊毛、兔毛等加工成毛线的工业企业,是澳门新兴的制造行业。澳门第一家毛纺厂于1968年建成投产。当时仅有钢丝机两套,日产粗支毛线300~500公斤。由于香港缺少毛纺厂,毛线供应不足;澳门生产的毛线则符合质量要求,随后内地移民大量涌入澳门,也给澳门提供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于是毛纺工业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获长足的发展。到1982年,澳门已有5家毛纺厂,员工约3000人; 拥有34条生产线,年产毛线5000~7000吨。1985年,澳门毛线出口值为3.1亿元。产品除内销外,主要销往中国内地和香港。毛纺工业的原料羊毛主要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内地输入,兔毛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其他化纤原料则由日本、台湾和美国等地供应。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中国内地、台湾、韩国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以及西方经济不景气和澳门内部成本费用上升等影响,澳门毛线的竞争力削弱,订单减少,毛纺厂的经营受到冲击,部分工厂迁往中国内地。到1996年,全澳门毛线出口值约为3.9亿元,产品主要出口欧盟、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地。(2) 毛针织业,澳门毛针织工业是澳门纺织业的主体,是仅次于制衣工业的第二大工业行业。生产的各种毛针织品,包括毛衣、毛裤、外衣及其他毛质服装。毛针织工场在澳门有悠久的历史,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多为家庭式工场,规模小,产量低,产品质量粗劣,以销本地为主。60年代手摇毛针织机引进澳门,毛针织业得以迅速兴起。1964年澳门首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针织厂澳门针织厂投产,标志着澳门毛针织工业的兴起。此后数家针织厂相继开业,到1967年澳门已有约10家毛针织厂,年产量5万多打,销往前葡属东西非及联邦德国等地。70年代澳门毛针织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当时,欧美主要毛织品进口国家实行限制进口的配额制度,由于澳门毛针织业历史长、出口量大,所获得的配额也多,因此,澳门能够在配额的保障下获得平稳发展,并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上占据地位。这一时期,澳门厂商积极开拓西欧市场,产品的款式和品质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并开始使用自动织机,提高生产效率。1976年澳门毛针织厂发展到几十家,工人近千名,出口值突破1亿澳门元。进入8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的经济状况和世界市场的波动,澳门毛针织业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1984年毛针织品出口总值达5.23亿澳门元,1987年更达12亿澳门元。1988年澳门有毛针织厂293家,员工1.1万人,毛针织工业发展到高峰。可是如同澳门制衣工业遇到的问题一样,由于受世界经济变动、邻近地区竞争压力和澳门地区条件局限等影响,从1988年开始,澳门毛针织工业呈现滞缓现象。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少工厂将毛衣的织片和缝盘工序转移到中国内地,在澳门的工厂和员工数目不断减少。1995年,澳门毛针织厂下降至157家,员工人数下降为6000多人。近年来,澳门毛针织业的技术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部分工厂采用电脑设计和辅助制造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产品逐渐向高档化发展。90年代后期中高档产品约占80%。澳门毛针织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法、德、英、美、意、日等国和香港为主要市场。主要的出口目标国都对澳门毛针织产品实行配额限制,但多数给予普惠制待遇。

☚ 三大传统手工业   制衣工业 ☛
000005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