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毛圆线虫与毛圆线虫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毛圆线虫与毛圆线虫病 毛圆线虫与毛圆线虫病毛圆线虫属的种类较多,均为细小的线虫,其长度很少超过7mm,无口囊与口齿。雄虫交合繖左右对称,背叶小。 寄生于草食动物, 𫝯齿动物、鸟和人。 动物感染很普遍,人体感染多见于亚洲和苏联。散发的感染发生在饲养牛、羊的国家,包括中东、印度、东南亚部分地区和远东。已证实寄生于人体的毛圆线虫有7种: 即东方毛圆线虫 (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 Jimbo,1913)、短毛圆线虫(T. brevis Otsuru,1962)、蛇形毛圆线虫(T. colubriformis Giles,1892)、突尾毛圆线虫(T. probolurus Railliet & Henry,1896)、艾氏毛圆线虫 [T. axei (Cobbold, 1879) M⍥nnig, 1934]、 透明毛圆线虫 (T. vitrinus Looss,1905)、斯氏毛圆线虫 (T. skrjabini Kalantarjan,1928)。前2种主要寄生于人,后5种主要寄生于动物,偶而感染人体。我国已发现东方毛圆线虫、蛇形毛圆线虫、突尾毛圆线虫和艾氏毛圆线虫,但仅东方毛圆线虫和蛇形毛圆线虫有人体感染记录。 东方毛圆线虫 蛇形毛圆线虫 生活史似东方毛圆线虫。幼虫经口进入宿主,在肠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于多种动物的小肠或皱胃。我国各地的绵羊、山羊感染普遍,其它如黄牛、黄羊、驼鹿、家兔、双峰驼、麅和赤腹松鼠亦曾发现感染。人体感染见于四川潼南、铜梁、合川等地。 诊断、治疗、预防均似东方毛圆线虫病。 突尾毛圆线虫病 突尾毛圆线虫虫体纤细。雄虫长4.5~5.5mm,交合繖腹侧肋最宽,后侧肋与背侧肋均短,彼此靠近。交合刺长126~134μm,较粗,色深,扭曲状。交合刺引带长75~80μm。雌虫长4.5~6mm,尾长40~50μm。虫卵大小70~80×43~46μm。成虫寄生于多种动物体内,人体感染见于北非及苏联的亚美尼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在我国寄生于绵羊、山羊、瞪羚和双峰驼的皱胃、小肠和胰脏,盘羊的小肠和麅的皱胃,无人体感染的报告。 致病及防治均同蛇形毛圆线虫。 艾氏毛圆线虫病 艾氏毛圆线虫虫体纤细,雄虫长3.5~4.5mm,两根交合刺不等长,左交合刺93~99μm,右交合刺112~121μm,交合刺中央内侧有一分枝,右交合刺分枝更明显。交合刺引带长56~60μm。雌虫长4.6~5.5mm,阴门距尾端0.8~1.072mm,尾长40~50μm。虫卵大小70~80×43~46μm。成虫寄生于多种动物体内。人体感染见于苏联的亚美尼亚和西伯利亚以及毛里求斯。在我国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马和驴的皱胃、胃和小肠,未发现人体感染。 ☚ 粪类圆线虫与类圆线虫病 吸吮线虫与吸吮线虫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