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毕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毕昇?—约1051毕昇 北宋平民、印刷术改革家。仁宗庆历(1041—1048年)年间,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其法系以胶泥刻字,一字一印,火烧硬后即成活字。另于铁版上敷以松脂、蜡、纸灰等调制的粘胶剂。印刷时,将铁框置于铁版上,框中排列胶泥活字,制成一版,用火烤化胶粘物,固定活字。另使铁板压平字面,冷却后,即可上墨印书,印毕,再以火烤鈇版,熔化粘胶剂拆下字型。为提高印刷效率,他以两版交替使用,一版印刷,另一版排字,每一字皆刻数枚,而某些常用字如“之”、“乎”、“也”“者”等,往往多至二十余枚,以备使用。他还曾研究过木活字排版技术。由于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故比雕版印刷大为经济方便,是印刷事业划时代的创新。 毕昇 137 毕昇? —约1051北宋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反复实践,近10年的辛勤劳动,终于发明在胶泥上先刻出一字一印“用火烧坚”的活字,再用活字制成书版。排版的过程是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之后再将活字按书稿要求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熔化,再用一平板压平字面,待泥字固定在铁板上即可像雕版一样用以印刷。这种印刷有三个主要步骤:制活字、排版、印刷,是一套完整的印刷工艺,可节省人力、物力。毕昇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书的效率,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和世界印刷史上的一大革新。 ☚ 蔡伦 王祯 ☛ 毕昇?—1051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据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毕昇于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发明在胶泥做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字,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活字按韵排列在格中,用时以韵捡排,外加铁范,以松脂药物凝固,再施墨印刷。印后折下,可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 毕昇 毕昇毕昇 (?—约1051),中国活字印刷发明家。北宋人,出身平民。中国印刷术发展较早。北宋前已有雕版印刷,即在坚实木板上刻出反手字或图形,涂上墨汁,铺上纸,用刷子在纸上刷印。这种方法有很大局限性,费时、费力、费材料。有错字错句,更改较难。毕昇在总结前人和当时雕版印刷经验基础上,经反复试验,于庆历年间 (1041—1048)创造活字印刷术,比德国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早400年。毕昇活字印刷术包括造活字、制版印刷和拆版一套完整过程,原理与现在铅字排印基本相同。第一步造活字,选用细腻胶泥制成小方块,刻上阳文反手字,用火烧硬即成。第二步制版,把活字排放在盛有松香、蜡和纸灰的铁盘内,在火上加热使松香等融化,稍冷后用平板压平字面,便可印刷。第三步拆版,把将印刷后的活字版在火上烘烤,松香等融化,活字便掉下来。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发现错字错句,较易改正。是印刷史上一次重大革命。 ☚ 李春 沈括 ☛ 毕昇 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北宋平民, 生年不详, 约卒于仁宗皇祐(1049—1054)年间。初为杭州书肆刻工。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印刷术, 制成胶泥活字, 在刻字用料、拣字排版、多用字储备及泥活字保管法等方面均有创新, 与现用凸版铅印技术的原理、方法基本相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此术十三世纪传到朝鲜,并由泥、木活字过渡到金属铸字, 十六世纪由朝鲜传到日本。十五世纪中叶, 德人谷腾堡发明铅活字,较之毕昇活字晚四百年。 ☚ 李诫 苏颂 ☛ 毕昇 毕昇生卒年月不详我国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北宋布衣,在宋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用火烧硬后制成活字,一字一印。《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门》中有这样的记载:“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线唇。每一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版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一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版。一版印刷,一版已自布字。此印者毕,则第二版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版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之。” ☚ 机器人轮转机 杂志 ☛ 毕昇北宋人。杭州书肆刻工。《梦溪笔谈》卷十八记载,他在宋仁宗庆历间(1041—1048),发明活字印刷。其法为用胶泥刻成单个的活字字印,经火烧使其坚硬,然后按韵编排,使之有序,便于检字。另置一铁板,涂以松脂、蜡、纸灰等,将活字排列其上,再用火烤,使松脂、蜡等熔化,待冷却后,字印便固定在铁板之上,称为“活版”。 “活版”印刷在当时虽未得到推广,但为后来的铅字印刷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刻工对世界文化史上做出的重大贡献。(参考图411)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