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考学校考试方式之一。又称“毕业考试”。清末新式学堂始行之,是学生完成学业后最重要的考试,以决定毕业后的出路与前程。考试时,要求地方官、学校监督、教员都要亲自监考。高等学堂毕业时,由主考会同总督、巡抚、学政考试。大学分科毕业时,由总裁会同学务大臣考试。考试分内、外场。外场在学堂举行,择各科讲义精要一、二条摘问,令学生答述。内场择地闭门考试,分为两场,首场考中学,经、史各出一题,经用论,史用策;二场考西学,政、艺各出一题,政用考,艺用说。考试合格即准毕业。大学分科毕业,最优等作为进士出身,用为翰林院编修、检讨,中等亦作为进士出身,分别用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大学预备科及各省高等学堂毕业,最优等作为举人,以内阁中书、知州用。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以中书科中书、部司务、知县、通判用。中学毕业则分别奖以拔贡、优贡、岁贡。高等小学毕业,分别奖以廪生、增生、附生。优级师范毕业,最优等、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分别以国子监博士、助教、学正用。初级师范毕业,分别奖以拔贡、优贡、岁贡,以教授、教谕、训导用。高等实业学堂毕业,最优等、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分别以知州、知县用。中等实业学堂毕业与中学同。民国以来,作为各级学校对应届毕业生的考试,以决定是否准予毕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