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比租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比租界比租界建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以后,从1902年建立到1931年收回,共存在29年。1900年八国联军出兵中国时,比国并未派军参战。然而,当俄、意、奥三国疯狂抢占中国领土之际,比国也尾随其后,趁火打劫,要求在中国划出一片土地作为比租界。1901年,比国驻津领事向天津领事团发出通知,要求“在德租界下方对岸,沿白河至马亚斯石油仓库下方约五十米地点”作为租界,在未得到中国政府答复之前,比就霸占了这一地区。1902年,比国驻津领事嘎德斯与天津河间道张莲芬,直隶后补道钱鑅,代表双方签署《天津比国租界合同》,正式确定比租界范围。其区划为:西临海河,北接俄租界(今十五经路),东至大直沽(今大直沽中街附近),南止小孙庄(今自行车厂附近)。共占地740亩(另有747亩、1418亩、1427亩等几种记载)。比租界的收回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7月,北洋政府外交部照会比国公使,双方于1865年签订的《中比北京条约》期满,建议改订新约。时逢国民革命军北伐,而九江、汉口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武汉国民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又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这一行动震惊了国内外。比国政府急忙照会中国政府,两国遂于1928年11月重新签订《中比通商条约》,不久又于1929年8月31日签订收回比租界的协定。1931年1月,条约生效;3月,两国正式举行交接仪式,被收回的比租界改称特别第四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