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沫cáo mò〖名词〗 即曹刿(2)。《管晏列传》:桓公欲背曹沫之约。——桓公想背弃与曹沫的约定。《李陵答苏武书》:曹沫不死三败之辱。——曹沫不为三次战败的羞辱而死节。 曹沫 曹沫即曹刿,一作曹翙。春秋时鲁国武士。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攻鲁,他求见鲁庄公,要求随军出战。后两军战於长勺(今莱芜东北),他作庄公陪乘,指挥战事。待齐军三鼓,士气衰竭,他始下令反击,结果得胜(参见“长勺之战”)。相传齐君与鲁君在柯(今阳谷东)相会,他身怀利刃、劫持齐桓公,订立盟约,收回失地。 ☚ 萧道成 曹世范 ☛ 曹沫见 曹刿 曹沫或作曹刿。春秋时鲁国人。以勇力事鲁庄公。鲁庄公十年(前684),齐伐鲁,沫请从。待齐三鼓过后,鲁军方鼓,打败齐军。叫做一鼓作气。等齐车辙乱,旌旗靡,方纵兵追击。创造了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齐鲁会于柯,沫以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许以尽还侵占鲁国的地方。这两件事表现了曹沫有智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