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毒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毒药dúyào有毒的药品,可危害或杀死生物体。 毒药dú yào偏偏喜爱。即“独乐”。毒,通“独”;药,通“乐”。《抽思》:“何毒药之謇謇兮?愿荪美之可完。”王逸注引一本作“独乐”,朱熹集注亦作“何独乐斯之蹇蹇兮”。金开诚校注:“今从其改‘毒药’为‘独乐斯’。独,唯独。乐(yào),喜爱。”汤炳正今注说同上。 毒药dú yào能危害生物机体或致死亡的药物:(凤姐儿哭道)“在窗户外头听了一听,原来是和鲍二家的媳妇商议,说我利害,要拿~给我吃了,治死我,把平儿扶了正。”(四四·1011) 补品、良药、滋补品、滋养品;毒品、毒物、毒药○补品bǔ pǐn(名)滋补身体的食品或药品:上等~。 ○良药liáng yào(名)好的药:对症~|~苦口利于病|治病~。 ○滋补品zī bǔ pǐn(名)补品:买不起昂贵的~。 ○滋养品zī yǎng pǐn(名)含有丰富养料、能供给身体养分的食物或药品:老人要吃点~|~也不是可以多吃的。 ●毒品dú pǐn(名)指作为嗜好品用的鸦片、吗啡、海洛因等:~贩子|~管制 |贩卖~|远离~。 ●毒物dú wù(名)有毒的物质:~对人体有害。 ●毒药dú yào(名)能危害生物体生理机能并引起死亡的药物:居然是他下了~|寻短见,喝了~。 药物 药物药(药品;~石;~剂;~饵;~水;~膏;~丸;西~;成~;不老~;不死~) 饵 另见:医生 医疗 治疗 吃药 ☚ 药物 中药 ☛ 毒药dú yào烈性药物。《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利于病。” 毒药❶古代统称治病的药物为“毒药”。《素问·移精变气论》:“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素问·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毒药poison毒性极大,作用强烈,极量和致死量接近,超过极量即可引起死亡的药物,叫毒药。中西药品中毒药种类较多,如吗啡、红矾等。按规定对毒药保管、使用、进出库均有完善手续制度,防止发生医疗事故。 毒药指毒性极大的药品,用量稍大即可危及生命。如三氧二砷、亚砷酸钾溶液等。 毒药 毒药广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药物品种繁多,壮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大胆应用本地出产的毒药治病,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壮医使用毒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善用毒药是壮族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之一。据黄燮才等编的《广西民族药简编》和方鼎等编的《壮族民间用药选编》统计,目前壮医用于治病的毒药就有99种,占常用壮药14%,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疮痈肿毒的毒药用古钩藤、鸢尾、狗爪半夏、爬龙树、疣柄磨芋、麻风树、蒟蒻薯、蜈蚣、白薯莨、木薯、一枝黄花等。具有补益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里虚证的毒药用仙茅、薄叶山橙、穿山甲、土常山、闭鞘姜、上莲下柳等。具有祛风除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证的毒药有白薇、地枫皮、过岗龙、红杜仲藤、商陆、瓜木、毛杜肿藤、丁公藤等。具有散瘀、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等的毒药有罗裙带、铁海棠、钩吻、疏刺花椒、蚂蝗、曼陀罗、六角莲、开口箭、通城虎、两面针等。用于外治皮肤病的毒药也很有特色,如鸡尾木、驳骨丹、苦李根、大风艾、百部可治湿贞;斑蝥虫、白薯莨、蛇床子、钩吻可治疗皮癣。此外,白花丹、野芋头、万年青、火殃勒、含羞草、威灵仙、络石藤、倒吊笔、羊角扭、水田七、大飞扬、紫茉莉等也是壮医经常使用的毒药。壮医使用毒药的一般规律为:❶根据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指导用药。 ☚ 壮药配伍及禁忌 毒药中毒救治 ☛ 毒药dúyào❶古代药物的统称。《素问·移精变气论》: “今世治病, 毒药治其内, 针石治其外。” 《素问·脏气法时论》: “毒药攻邪,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毒药poison;toxicant 毒药dú yào❶poison; toxican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