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Wú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辽宁之沈阳,山西之太原、阳泉,陕西之韩城,河南之卢氏,贵州之江口,四川之成都、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❶ 《姓氏考略》注云: “尧有毋句,作磬。” 此当为毋氏之始。 ❷郑樵注云: “毋邱氏或改为毋氏。” ❸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注引 《百家姓考略》 云: “系出田氏。齐宣王封弟于毋邱,以绍胡氏之祀,赐姓胡毋氏,其后分三姓: 一曰胡毋,一曰毋邱,一曰毋氏。” 则此之毋氏,系出胡毋氏。 汉代有毋昭裔,河北龙门人; 晋代有毋雅,巴郡江州人,夜郎太守; 唐代有毋景,洛阳人 (一云吴人); 宋代有毋湜直,龙图阁; 又有毋随,登科; 明代有毋祥、毋思义。 毋wú❶勿,不要。《後漢書》張衡《思玄賦》:“毋綿攣以涬己兮,思百憂以自疢。” ❷通“無”,不。《漢書》揚雄《解嘲》:“意者玄得毋尚白乎。”《文選》作“無”。 毋 毋wú勿,不要。《说文》:“毋,止之也。”《邶风·谷风》三章: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韩诗》说:“发,乱也。”毛《传》:“逝,之也。梁,鱼梁;笱,所以捕鱼也。”《小雅·白驹》四章:“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郑《笺》:“毋爱女声音,而有远我之心。”朱熹《集传》:“毋贵重尔之声音,而有远我之心。”《小雅·角弓》六章:“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毛《传》:“猱,猿属。涂,泥。附,著也。”郑《笺》:“毋,禁辞。猱之性善登木,若教使其为之必也。涂之性善著,若以涂附其著亦必也。以喻人之心皆有仁义,教之则进。” ☚ 水之湄 巧 ☛ 毋读音·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武夫切,平,虞韵。 ❶副词,表示禁止或劝阻。 ❷[毋宁]不如。 ❸[毋庸]无须。 ❹姓,战国有毋择。 上一条: 莁 下一条: 午
毋读音m·ou(ˊ),为ou韵目,属ou—iu韵部。迷浮切,平,侯韵。 ❶[毋追]夏朝的一种冠名。 上一条: 繆 下一条: 某 毋ㄨˊwú一0978见「毋量」   毋wu❶不要,别。《论语·子罕》:“~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dan)改。”(友:与……交友。过:犯过错。惮:害怕。)《史记·项羽本纪》:“~妄言,族矣。”(妄言:胡说八道。族:灭族,杀其家族亲属。) ❷不。《韩非子·说林下》:“君子安可~敬也?”(安:怎么。)《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燕赵城可~战而降也。”(燕、赵:国名。) 毋wú❶〈文〉不要;不可 △ 宁缺~滥。 ❷姓。 毋不要;不可以:~宁(ning) ︱~庸︱宁(ning)缺~滥︱少安~躁。 毋wú❶ 副词,表示不要、不能:毋宁│毋庸│宁缺毋滥。 ❷ 姓。 毋(1次) 不要。~滑而魂兮《远》 毋❶禁辭。《詩經·小雅·角弓》: “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 鄭玄箋: “毋,禁辭。” ❷發聲。《儀禮·士冠禮》: “毋追,夏后氏之道也。” 鄭玄注: “毋,發聲也。” ❸無也。《禮記·檀弓下》: “其毋以嘗巧者乎,則病者乎!” 鄭玄注: “毋,無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毋,音無。” 毋wú〖副词〗 表示否定。可译为“不要”、“别”(10)。《驹支不屈于晋》:毋是剪弃。——不要抛弃他们。《子产论政宽猛》:毋从诡随。——不要放纵奸诈诡骗之徒。《杨恽报孙会宗书》:愿勉旃,毋多谈。——希望您努力自勉,不必多说了。 毋wú❶ 不要。表示禁止。《鸿门宴》:“距关,~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妄发。” ❷ 不。《陈涉世家》:“藉第令~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畏秦,欲~行。” ❸ 无,没有。《史记·秦始皇本纪》:“身自持筑臿,胫~毛。”《汉书·宣帝纪》:“昭帝崩,~嗣。” ❹ 没有谁(什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察宗室诸窦,~如窦婴贤。” 毋*wuCEE3 ❶〈文〉不要,别,不:~庸/~妄言(《史记》)。 ❷〈文〉无,没有:~益有害。 ❸姓。 否定 否定否定意见或提案:否决 对事情现实的可能性进行否定:不得 无得 表示否定:否 非 不(~是;~能;不然) 莫 没(~有) 罔 勿 无未(未始;未尝) 毋 弗 棐 靡蔑 曼 哪(哪有;哪能;哪里) 断(断乎;断然) 讵 表示对存在的否定:未有 未或 表示统括性的否定:莫不 莫非 莫或 表示禁戒性的否定:无 莫 勿 毋 休 别 甭 表示加强否定:太(~不;~没) 表示特别强调否定:绝对 用反问的语气否定:何尝(~去过) 因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话也否定了:因人废言 以人废言 全部否定:百无一是 全盘否定 表示全部否定:了不 略无 轻率地把优点、成绩等全部否定:一笔抹杀 一笔抹煞 一笔抹倒 一笔抹 对有缺点错误的人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一棒打死 一棍子打死 一棍打一船 一概否定:抹杀 因小过错而抹杀大功德:以眚掩德 一眚掩德 把已成的事一概否定:抹杀一切 不因厌恶某人而抹杀他的优点:恶不去善 表示坚决否定:决 一定 表示断然否定:不可 不行 (否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否定)
另见:不承认 事物 存在 真实 案件︱肯定 ☚ 否定 推翻1 ☛
禁止 禁止禁(禁戢;禁御;禁检;禁阻;禁塞;止禁) 御 圉 闭固 闭钳 表示禁止:不(不要;不可;不用;~消)毋(毋庸;毋须;毋需;~或) 弗(~去) 别(~说) 甭 莫(莫要;折~;遮~) 休(休休;~说;~言;~道) 无须 做出禁止的表示:亮红灯 检查禁止:查禁 巡查禁止:巡禁 监察禁止:防察 查封禁止:封禁 阻拦禁止:阻禁 迾禁 限制禁止:限禁 废除禁止:破废 饬令禁止:饬禁 明令取消或禁止:取缔 多次禁止,仍未杜绝:屡禁不绝 多次禁止,仍未停止:屡禁不止 驱逐禁止:驱禁 彻底禁止:禁断 禁割 禁绝 止绝 阏密 阻止禁绝:遏绝 严格禁止:严禁 肃遏 庄重严禁:斋严 公开严厉禁止:悬为厉禁 (不许可:禁止)
另见:不同意 阻挡 阻止 阻拦 限制 ☚ 禁止 禁止某事 ☛
不同意 不同意不依 忤恨 遮拨 表示不同意:不 否 毋(宁缺~滥) 勿莫(非请~入) 免(~进) 没门当甚(~什么)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不以为然 表示否定,不以为然:摇头 大不以为然:非非 不同意别人意见的委婉说法:不敢苟同非敢苟同 未敢苟同 不答应:不应 不允许:不让 不许 不兴 不准 不容 觉得为难,不允所请:慊吝
另见:否定 不承认 阻止 ︱同意 ☚ 不同意 反对 ☛
没有 没有没(~法;~事;~趣) 勿(勿有) 毋 无(无有;~效;~话;~声;互通有~) 冇(冇得) 非(~同小可) 谟 靡(~日不思)蔑(蔑有;~以复加) 罔(置若~闻) 呒(呒有;呒没) 乏(~走狗) 微 懵撒 唐丧(已成~) 莫须有,没有:蔑须 表示没有:不(~期而遇) 末(未曾;未尝;未从;未或;未省) 莫(~不称快) 匪 弗 没有什么:无何 呒啥(~关系) 没有东西:无物(眼空~) 几乎没有了:殆尽(伤亡~) 都是没有的事:兔角龟毛 完全没有:了无(~牵挂) 一点没有:精(精光;赤条精光) 了无 全无 毫无(~人性) 杳无 绝无略无 空空(~如也) 溜光 空竭殚空 殚尽 什么也没有:一无所有 空空如也 空无所有 了无所有 虚无所有 除身体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一无长物别无长物 身无长物 更无长物 橐无长物 他无长物 囊无长物 空无所有:光 赤(~手;~贫;~立;赤尽;~骨;赤白白;赤光光;赤条精光) 空(空空;空洞;穷空;贫空;~荡荡;~洞无物) 虚(虚无;虚亡) 幻 尽 穷罄 悬罄罄悬(家室~) 磬悬 悬磬 垂橐蔑然 阒然 寂绝 零度 稀空 空无所有的样子:跫然 荡荡
另见:数量 缺乏 空 消失 ︱有 ☚ 没有 无余 ☛ 〖毋〗 粵 mou4〔模〕普 wú ❶ 副詞,別要。許慎《說文解字》:「〜,止之也。」歸有光《歸氏二孝子傳》:「〜徒手,傷乃力也。」 ❷ 副詞,不。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畏秦,欲〜行。」 ❸ 通「無」,沒有,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無」。韓非《韓非子.顯學》:「儒俠〜軍勞。」
毋❶不,不要,禁止或劝阻。如:毋庸,毋妄言,毋轻举妄动。 ❷姓。 毋 毋勿wu(一)副词。(A)用于谓语前,表示禁戒,相当于“不要”。如: ❶先生毋言矣。(《韩非子·内储说上》“毋”句:先生不要说了。) ❷毋妄言,族矣! (《史记·项羽列传》“毋”句:不要胡说,要诛灭全族的!) ❸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毋”句:将军不要失去良机!时机不容许迟疑。) (B)用于动词前,表示对动作的否定,相当于“不”。如: ❹燕赵城可毋战而降也。(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毋”句:燕赵的城池可以不攻打就归降了。) 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文选·枚叔:上书谏吴王》“勿”句:想让别人不听到,不如不说;想让别人不知道,不如不做。) (C)用作反复问句的后一分句,两分句间用抉择连词“将”,相当于“不”。如: ❻客曰:“在外即言外,在内即言内,入乎将毋?”(《韩诗外传·卷四》“毋”句:客说:“在外就说外边的事,在内就说内部的事,是进去呢还是不〔进去〕?”) (二)代词,否定性的无指代词,相当于“没有谁”。如: ❼郡中毋声,毋敢夜行。(《汉书·酷吏列传》“毋”句:郡中没有声响,没有谁敢晚上走路。) ❽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史记·魏其武安后列传》“毋”句:遍观宗室中人,窦氏族人没有谁比得上窦婴贤良的。) ☚ 无 务 ☛ 毋wúⅠ [书] (表示禁止或劝阻) no; not: ~ 贻后悔 do not do sth. that you'll regret; ~ 乃太简乎? Is it not too simple? ~ 妄言。 Don't talk nonsense. ~ 中奸计。 Don't fall into the treacherous plot. ~ 临渴而掘井。 Don't wait till you are thirsty to dig a well. Ⅱ (姓氏) a surname: ~ 雅 Wu Ya ◆ 毋车 a surname; 毋将 a surname; 毋宁 rather...(than); (not so much...) as; 毋丘 a surname; 毋求备于一人 Don't ask for perfection in any man.; 毋忘在莒 Don't forget national humiliation in time of peace and security.; remind not to forget the national humiliation but to recover the lost territory; 毋为戎首 Don't be the first to start a war [pick a fight].; 毋以善小而不为, 毋以恶小而为之 Don't think any vice trivial, and so practise it; don't think any virtue trivial, and so neglect it.; 毋庸 need not; 毋庸讳言 no need for reticence; 毋庸远虑 do not worry about the distant future; 毋庸置疑 beyond all doubt; allow of no doubt; be undisputed [undoubted]; not have the slightest doubt;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t is indisputable that...; There is no room for doubt that...; without (a) doubt; 毋庸赘言 need not go into the details; no need to repeat it; There is no necessity for repetition [reiteration]. 毋wú❶ 毋翼而飞|毋庸讳言|毋庸置辩|毋庸置疑|毋庸赘述
❸ 宁缺毋滥|少安毋躁 毋(wú)“ ,止之也。从女,有奸之者。凡毋之属皆从毋。”(武扶切) “毋”是“女”的分化字,从女,中间加一横笔为分化符号,女亦声。“毋”常用义为“止”,用在祈使句中,修饰动词。卜辞和金文中多用“母”为“毋”。后来形体分化,用“母”表示其造字本意,用“毋”表示禁止义,各有专用。 毋部只有一个属字“毐”,云:“人无行也。从士,从毋。贾侍中说:秦始皇母与嫪毐淫,坐诛,故世骂淫曰嫪毐。读若娭。”会意字。 △毋wú4画 毋部 〈书〉副词。 1. 表示禁止、劝阻,相当于“不要”: ~妄言|宁缺~滥。 2.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庸(又作“无庸”。不用,无须)。 毋 ☚ 毋部 民部 ☛ 毋★规◎常wú表意,初与“母”为一字,后分化,副词,表示劝阻或禁止,相当于“不要”“不可以”等。 【辨析】 ❶“毋宁”“毋庸”也作“无宁”“无庸”,现在的推荐写法是前者。 ❷毋/勿 见436页“勿”。 毋 (wú)止之也。从女,有姦之者,禁止之,令毋姦也。 毋 *毋mjwav[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止之也。 从女有奸之者。(十二篇下) 母字之分別文。 ☚ 午 亢 ☛ 0000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