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殿上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殿上虎指宋谏议大夫刘安世。《宋史·刘安世传》:“ 【刘安世】 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 殿上虎diàn shàng hǔ比喻敢谏的臣子。宋刘安世在朝为谏官,敢于面折廷争。或皇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目之为殿上虎。见宋·马永卿《元城语录解》、《宋史》本传。 殿上虎宫殿中的老虎。比喻敢于直谏之臣。宋代刘安世为谏议大夫时,刚正不阿,敢于直谏。他经常与皇上当廷争执,有时惹得皇上龙颜大怒。每当此时,他就执简站在一旁,待皇帝怒气稍微消减,又上前向皇帝提出抗辞。在一旁的侍从看到这个情形,都吓得抖抖缩缩,汗流浃背。当时的人无不敬慑于他的威名,称他为“殿上虎”。(见《宋史·刘安世传》) 殿上虎 殿上虎宋代大臣刘安世(1048——1125)。字器之,魏(今河北魏县)人。熙宁年间考中进士,跟从司马光学习。后经司马光推荐,任秘书省正字。司马光死后,为右正言。他正色立朝,大胆弹劾,不避权贵,提出执政的官员不能委任亲戚重要官职。当时朝中有个大臣叫章惇,贪赃枉法,刘安世上奏朝廷,弹劾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狼狈为奸,自称是社稷之臣,贪天之功,应当严加惩处。从此遭到章惇的忌恨。以后弹劾蔡京,又得罪了蔡京。刘安世在任期间,一身正气,进谏时,往往触怒了皇帝,但从不畏惧,执简而立,等到皇帝怒气减下来,再继续进谏,只到把意见说完为止,人称为“殿上虎”。 ☚ 女中尧舜 小尧舜 ☛ 殿上虎 殿上虎亦省作“殿虎”。宋谏议大夫刘安世的绰号。《宋史·刘安世传》:“〔刘安世〕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后用以称颂敢于抗争的谏官。 ☚ 紫阳 济颠 ☛ 刘安世【同义】总目录 刘安世殿上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