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殷宏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殷宏章殷宏章(1908— ) 王兆德 中国现代生物学家传第1卷第356页 殷宏章殷宏章(1908— ) 《中国科苑英华录》编写组 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下)第191页 殷宏章1908——原籍貴州,1908年 (清光緒三十四年) 生於山東。1925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1929年畢業,獲學士學位,留校任助校。1933年在北京清華大學爲研究生。1937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38年任昆明西南聯大教授兼清華大學農研究所研究員。1944年任英國劍橋大學教授。1946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48年在聯合國教科文南亞科學合作組織負責科學官員聯繫。1951年任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北京大學教授。1953年起,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並爲第五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第五届政協委員,中國農學會理事,上海農學會副理事長,上海科協委員會委員,上海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植物生理學會代理事長,上海植物生理學會籌備會負責人,《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編委,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生物學委員會委員,《辭海》編委,《植物生理學報》編委會副主編,《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編委,中國科學院第一局科學小组和全國光合作用研究協作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理事長。1983年被選爲第六届全國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著有《洋葱汁對馬鈴薯磷酸化酶的抑制作用》、《光對植物葉中澱粉形成的影響》、《水稻開花後幹物質的纍積和運轉》等。 殷宏章1908~中国现代植物生理学家。擅长对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研究。1908年出生于山东省兖州县。1929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1933~1934年为北京大学研究生。1929~1935年先后任南开大学助教、讲师。1935~1938年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并取得博士学位。1938~1944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学系教授。1944~1945年任英国剑桥大学交换教授。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48~1951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亚科学合作馆科学馆馆员。1951~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 早在30年代,殷宏章就开展了生长素与植物运动机理联系的研究。1947年,他发明了一个组织化学方法,即在植物组织切片中加入底物,从酶作用后染色,以观察酶的分布,用该法阐明了磷酸化酶与植物中淀粉合成的关系。建国初期,他参加领导了抗菌素生产和研究,为中国抗菌素事业作出了贡献,并推动了微生物生理研究。1955年,他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光合作用研究组,该组(室)在光合磷酸化的机理,尤其是其中高能中间态的存在和性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960年他在作物光能利用和产量形成中提出了“群体”概念,倡导并推动了群体结构与光能作用,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和统一,群体的发展、调节和控制等问题的研究。他共发表了100多篇研究论文和述评,其中主要的有: 《Dia-phototropic movement of the leaveof malve neglecta》(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1938): 《Phosphorylase in plastids》(Nature,1948);《Microbial Farming》 (Economic Botany,1949);《水稻田的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1960)。主要专著有:《稻麦群体研究论文集》 (1961),《光合作用研究的进展》(1979)等。现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