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赤城 段赤城白族民间故事《段赤城》中的主人公。他是盛传在白族地区的著名杀蟒英雄,是一位见义勇为、敢于为了大家的事业献身的英雄。他看见巨蟒残害人民,便挺身而出,决心为民除害。他抱着杀身成仁的决心上路,全身缚钢刀,投入蟒腹,刺死蟒蛇,而自己也死于蟒腹。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段赤城舍己为民的英雄形象,表现了白族人民勇敢而又无私的斗争精神,展现了白族人民顽强的斗争性格。 ☚ 南诏公主 恒乍绷 ☛ 段赤城唐代南诏除蟒英雄。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绿桃村石匠(或作铁匠、牧羊人、农民等)。始载于《白古通纪》,后为《南诏野史》、《滇云历年传》、万历《云南通志》、《滇略》、《僰古通纪浅述》和各种方志转述,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相传唐元和十五年(820)五月,洱海有巨蟒吞食人畜,淹没田园、城郭,南诏王劝利不能治,遂自荐愿灭蛇以救地方。全身缚刀,手持利剑,入水斗蟒,被蟒吞食。剑锋出蟒腹,人蟒俱亡。劝利命剖蟒,取英雄骨葬之,建塔。焚蟒骨皮,以其灰抹塔,名灵塔,俗称蛇骨塔,以纪念英雄。又被村民奉为“本主”,立祠,建衣冠冢。其墓上为塔形,下埋衣冠,后人刻墓碑,上书“唐义士段赤城之墓”。蛇骨塔约于明末永历帝时被山洪、泥石流冲毁,墓碑于1955年失踪。清代修方志时,将苍山斜阳峰麓羊皮村边的佛图寺塔误作灵塔,故人们亦称之为蛇骨塔,以寄托对英雄的怀念,并将其故事编写成叙事长诗、大本曲、白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