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段玉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段玉裁1735—1815

清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举人,至京师,师事戴震。后以教习得任贵州玉屏县知县,调四川南溪县。其于政务之余,研究文字训诂和古音,继承顾炎武、江永两家的古音分部之说而更加精密,分古韵为六类十七部,创立了“支”、“脂”、“之”三部。著述甚丰,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古文尚书撰异》、《诗经小学》、《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毛诗故训传定本》、《汲古阁说文订》、《经韵楼集》等。

段玉裁(1735—1815)

清金坛(今属江苏)人。字若膺,号懋堂、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等。龚自珍外祖父,蔡一帆、戴震弟子,徐颋、陈奂师。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举人。授贵州玉屏知县,改发四川候补,署知富顺、南溪,补巫山知县。所至廉勤称名宦。年五十八移居苏州阊门枫桥一枝园。与王念孙为挚友。富藏书。书法师梁,篆书学李阳冰,行草有苏轼笔意。诗文雅赡,笃嗜经术,治学宗汉儒,自比春蚕,训诂考订穷微极博。数十年精研《说文》,创新发明深得体要,与桂馥、朱骏声、王筠并称四大家。著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诗经韵谱》《诗经小学录》《古文尚书撰异》《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经韵楼集》等。汇刊为《经韵楼丛书》。

段玉裁1735—1815年

字若膺,号茂堂、懋堂。曾字乔林、淳甫,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清著名文字音韵训诂学家、经学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说文》四大家之首。江苏金坛人。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富顺、南溪、巫山知县。少聪颖,好声音文字之学。26岁时读顾炎武《音学五书》,非常向往。29岁从戴震问学,得知戴师江永有《古韵标准》一书,说异于顾氏,开阔了视野。后独抒心得,写《诗经韵谱》、《群经韵谱》各一帙,分古音为17部。42岁时复加订补,成《六书音均表》,戴震评价是“能发自唐以来讲韵者所未发”。同年开始《说文解字读》的写作,60岁以后,才在此基础上写成《说文解字注》,又经过20年,直到他81岁,去世前四个月,才全部刊成。在写《说文解字读》的同时,写了《诗经小学》、《毛诗故训传小笺》、《古文尚书撰异》等书。60岁以后完成了《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春秋左氏古经》、《汲古阁说文订》等书,收刻于《经韵楼丛书》和《学海堂经解》,计30余种。毕生致力《说文》研究,成绩最著,成一家言。古音研究承继前修而愈加精密,主要贡献在“支”、“脂”、“之”三部分立,首倡“同声必同部”和“合韵”说。事迹见《清史稿》、王念孙《段君墓志铭》、陈奂《师友渊源录》。

段玉裁

段玉裁

(1735-1815年)清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江苏金坛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举江南乡试,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富顺、南溪、巫山县令。二十六岁时接触古音学,二十九岁从经学、小学大师戴震问学,从此一心研究文字、声韵、训诂之学,终其一生。段氏笃意著述,先成《六书音均表》五卷,分古韵为十七部,支、脂、之三部分立,是他的发现。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中古去声字大部分由入声变来,小部分由平上声变来,也为不少学者所承认。继成《说文解字注》三十卷,为研究《说文解字》最重要的著作。他首先分辨出汉人注经“读如”主说音、“读为”主更字说义、“当为”主纠正误字的区别。著有《周礼汉读考》六卷、《仪礼汉读考》一卷,以及《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诗经小学》《春秋古经》《汲古阁说文订》《广韵校定本》《集韵校定本》《经韵楼集》等。
段氏博通经史,精于古音古义,不墨守成说,实事求是,揭示了古代语文的许多基本规律。他是有清一代乾嘉学派中的著名学者,在我国文字学史、训诂学史、音韵学史和校勘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清史列传》卷六十八、《清史稿》卷四八七有传。

☚ 钱大昕   王念孙 ☛

段玉裁公元1735——1815

字若膺,号茂堂,或作懋堂。清江苏金坛县人。乾隆举人,历知贵州玉屏,四川富顺、南溪、巫山等县。46岁时因父年迈引疾归,居苏州枫桥,杜门不出,潜心著述30余载,是清代成就最大的语文学家之一。所著多立论精当,发前人所未发,一直为后世所尊崇。主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小学》、《毛诗小学录》、《重订毛诗故训传》、《周礼汉读考》、《声韵考》、《仪礼汉读考》、《春秋左氏古经》、《汲古阁说文订》、《六书音韵表》、《汉书地理志音释》、《诗便》、《经韵楼集》等,均传于世。《说文解字注》贯穿形、音、义于注解中,发明许义和许例,补许之不足,既是许之功臣,又是诤臣。其次,还从纵的方面,阐述词义的发展和变迁,特别重视后起义,为后世研究词义系统开其端。段氏对《说文》的研究堪称清“说文四大家”之最卓著者。《六书音韵表》第一次系统地以《说文》谐声系统论证古韵分部,共得十七部。段氏于古音学的主要贡献:一是把支、脂、之三部独立分开、真、文分立、幽、侯分立。二是开创把古韵的韵部按韵母的性质来排列,分十七部六大类。三是建立了“同声必同部”的理论。四是提出了“古无去声”说。这些见解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段玉裁

159 段玉裁1735—1815

清代文字音韵学家。字若膺,号茂堂,或作懋堂。江苏金坛人。曾师事戴震。乾隆举人。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富顺、南溪、巫山等知县。46岁时,以父年迈引疾归,居苏州枫桥,专事著述,成就巨大。他精研小学,从音韵入手。《六书音韵表》首次系统地以《说文》谐声系统论证古韵分部,共得17部。其韵部按韵母性质排列,分为6大类,并提出“同声必同部” 及 “古无去声” 说。乾隆四十一年(1776) 至乾隆五十九年 (1794),完成长编 《说文解字读》540卷。至嘉庆十二年(1807),在此基础上隐括、提炼,撰成《说文解字注》31篇。该书寓“作”于“述”,旁考前代典籍,广征古训,全面阐发汉字构造原则,结合形、音释义,于许氏《说文》颇多发明。既通古今之训诂,又明声读之是非,充分体现了段氏的文字形、音、义三位一体观,是中国小学史上的不朽巨著。著述尚有《经韵楼集》、《古文尚书撰异》、《毛诗古训传》、《诗经小学》、《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等。为“《说文》四大家”之首。

☚ 戴震   江永 ☛

段玉裁1735—1815

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乾隆五年举人,官四川巫山县知县。清皖派经学家,乾嘉时期小学家,精通文字音韵训诂及经学。少年师事戴震,一生著述极富。主要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周礼汉读考》、《古文尚书撰异》、《毛诗诂训传定本》、《诗经小学录》、《经韵楼集》等。

经韵楼集/经韵楼集文录

☚ 复初斋文集补遗   经韵楼集 ☛

段玉裁1735~1815Duan Yucai

scholar and proser of the Qing Dynasty. Works: A Collection of the Rhyme of the Classics Hall,etc.

段玉裁1735—1815

清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和经学家。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年十三补诸生。乾隆举人。至京师,师事戴震。后任巫山知县,以父老引疾归。居苏州枫桥,闭门著书三十余年。所作《六书音韵表》,继承顾炎武、江永二家的分部而加精密,分古韵为六类十七部; “支”、“脂”、“之”三部分立,是他的创见。又有《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经韵楼集》等书。

段玉裁1735—1815

清朝文字学家、考据学家。字若膺,号懋堂、茂堂,又号砚北居士等。江苏金坛(在今江苏)人。乾隆举人,后铨授知县。曾从戴震学,对经学、音韵等均有深入研究,尤精于小学。他积数十年精力著《说文解字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改正讹误,阐明音韵、训诂,是我国文字学重要著作。又有《毛诗诂训传》、《经韵楼集》等。(参考图629)

段玉裁


段玉裁尺牘(局部)


(清·雍正十三年—— 嘉慶二十年1735 ~1815)江蘇金壇人。字若膺,號懋堂,别署茂堂、硯北居士、僑吴老人、長塘湖士。乾隆二十 五 年(1760) 舉人。出北京。游戴震之門,湛深訓詁,尤精小學。歷貴州、四川、巫山知縣,年四十六歸隱,住蘇州楓橋,潜心著述。其主著《說文解字注》三十卷,殫三十余載之功力而撰成。尚著《六書音韵表》、《周禮漢讀考》、《古文尚書撰异》、《毛詩詁訓傳》、《經韵樓集》。書迹有 〈段玉裁尺牘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