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十四节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十四节气 中国古代把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等分为24个部分,用以表示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 它们分别命名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古人就采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测定冬至和夏至、春分和秋分,以后又测出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4个节气,逐步完善。汉代《淮南子·天文训》中,已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名称与顺序同现今通行的基本一致。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现行公历中,节气日期基本固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