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十一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十一条 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条约。 1915年1月18日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东顾之机,以实现中日亲善及东亚和平为诱胁,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共分五号。第一号四条,承认日本享有原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利,并增加筑路通商的新权利。 第二号七条,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两港和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为99年,承认日本在南满、东蒙的特权。 第三号二条,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之人开采。第四号一条,中国沿海港湾岛屿只能租给日本,概不让予他国。 第五号七条,聘用日本人充中国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中国警政和军械厂由中日合办,日本享有武昌与九江、南昌间及南昌与杭州、潮州间的筑路权,福建省内铁路、矿山等的投资优先权。22日东京《朝日新闻》印发号外,将此事公之于世,国内外议论沸腾。 3月10日孙中山致函美国华侨同志,指出我国人当速即起事,反袁救亡。 否则,日本之吞并中国,如英之吞并埃及,同一破亡,永无复见天日之望。从2月2日起袁世凯派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和日驻华公使日置益就“二十一条”进行交涉会谈。3月日外相加藤高明向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表示,袁大总统如有意联交,即或遇革命纷乱之事,日本政府尽力援助。 随后,日本增兵东三省、山东、天津等地,实行武力威胁。5月7日日本提出最后通谍,要袁在48小时内答复,否则将采取必要手段。9日袁表示除第五号容日后协商外,其余全部接受。并于25日由陆征祥和日置益通过逐条签字和换文的形式定下来。 孙中山指出袁“甘心卖国而不辞”是“以求僭帝位之故”,号召革命党人乘时奋起。因人心异常愤激,国会未予批准,日本的阴谋未能得逞。1919年后,孙对“二十一条”进行了很多谴责,并提出废除“二十一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