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结构
指低收入国家国民经济中两种结构不同的部门:一个是仅足糊口的、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土著的乡村农业部门,在生产中不使用或很少使用资本;另一个是现代化的城市工业部门,由资本家运用资本、雇佣工人为利润而生产。 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以此为基础。 他提出了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政策来增加资本家的利润,提高国内储蓄率和积累率,转移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实现经济增长的理论。 现在,这一概念的含义已有变化并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经济学界,以概括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特征,即指我国在生产力的组合并进而在企业、产业、地区结构上及城乡之间所呈现出的优势与落后同时并存的状况。 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变农村和农业的落后状态,使二元经济结构最终融为一元,便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