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宗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宗元 武宗元?—1050初名宗道,字总之。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历官至虞部员外郎。擅长道释人物, 师法吴道子。年十七,曾画北邙山老子庙壁,颇称精绝。于上清宫画三十六天帝,笔如流水,神采生动,相传宋真宗见后焚香跪拜。景德末,宋真宗营建玉清昭应宫,招摹画工绘制壁画,中选者百余人,分为两部,武宗元任左部之长。绘画作品有《天尊像》、《朝元仙仗图》、《渡海天王像》、《北帝像》等。 ☚ 侯翌 许道宁 ☛ 武宗元 北宋著名画家,初名宗道,字总之,河南白波(今属河南孟津)人。历官至虞部员外郎。年十七画北邙山(今属河南洛阳东北)老子庙壁画,人称“精绝”。曾于洛都(今河南)上清宫画三十六天帝,其间潜写太宗御容,真宗祭祀汾阴(今属山西荣河)回经洛都时,在上清宫忽见太宗肖像,惊叹“此真帝也”。(《图画见闻志》卷三《纪艺中》)。许昌(今属安徽阜阳)龙兴寺《帝释梵王》、经藏寺《旃檀瑞像》、嵩岳(今属河南)庙有《出队壁》,皆所奇绝。祥符初(1008—1016),真宗赵恒建玉清昭应宫,募天下名流,应征画工逾三千,中选者百余人,武宗元名列第一。分为二部,宗元任左部之长。宫使丁朱崖语僚佐曰:“适见靡旗乱辙者,悉为宗元所逐矣”。故名誉大增,辈流莫不尊敬。并于洛中三圣宫东壁画十太一,皆丈余。又于河南广福院写回廊壁,今并存。宗元在描法上颇具特色引为后人所重。笔法备“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妙,画人物行笔如流水,神采活动。前辈称赏之。存世作品因随寺观塌圯,一些壁画已不可得见,流传至今的宗元真迹只有描绘道教内容的《朝元仙仗图》,卷有南宋乾道八年(1172)张子泯题跋,并有元代赵孟頫题跋,赵跋审定此卷为武宗元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 武宗元北宋画家。生年不详,1050年去世。河南白波(今河南省孟津县)人。擅画佛道鬼神,学吴道子得“云行水流”的笔法。17岁画北邙山老子庙壁画。1007年,名为一时之冠。作有《朝元仙仗图》卷(上绘88个人物,44.3cm×580cm)。 武宗元 407 武宗元?—1050初名宗道,字总之。北宋画家。白波(今河南孟津)人。历官虞曹员外郎。家世业儒,而独喜丹青,年十七画北邙山老子庙壁画,颇为精绝。宗法道玄,行笔流畅,工画道释,神采活动如草书。有描绘道教内容的《朝元仙仗图》存世(藏故宫博物院)。 ☚ 范宽 崔白 ☛ 武宗元 武宗元? —1050宋画家。初名宗道,后改名宗元。字总之,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家世业儒,因与丞相王隋家联姻,得以步入仕途,官至虞部员外郎。善画道士人物,继承吴道子传统。真宗景德末年(1007年)营建玉清昭应宫,募天下画工,应选者三千余人,武宗元为左部之长。尝为洛阳上清宫画36天帝,其间赤明和阳天帝,潜写太宗御容,致使真宗见此像后惊呼“此先帝也!”当即设案焚香顶礼膜拜,久久不忍离去。武宗元一生画了很多壁画,大都无存。今存《朝元仙仗图》(现藏美国)及一种摹本《八十七神仙卷》,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线条匀整、遒劲有力。 ☚ 范宽 崔白 ☛ 武宗元 武宗元?—1050Wuzongyuan北宋画家。朝元仙仗图 武宗元宗法吴道子,曾在开封、洛阳等地画了大量寺观壁画。17岁时曾在洛阳北邙山老子庙作壁画,备受赞誉。在洛阳上清宫所画三十六天帝像以宋太宗的形象画赤明阳和天帝,引起宋真宗的惊异。他还在中岳天封观大殿东壁画圣帝出行图,在许昌龙兴寺画帝释梵王像,都为时人称赞。祥符初年(1008)真宗修玉清昭应宫,选拔画工绘制壁画,有3000余人应试,百余人入选,武宗元名列第一。并与王拙分别主持左右两部。现存传为他画的《朝元仙仗图》是一卷壁画粉本小样,描绘东华、南极帝君率众仙朝见最高神祇的行列。画中帝君端庄雍贵,男仙有肃穆度世之风,神将勇悍威武,女仙轻盈端丽,行进的行列通过不同人物和身份、服饰、身姿顾盼及高低疏密的间隔,于统一中又有变化;衣纹用圆浑磊落的莼菜条描法,仙乐一段,衣袂飘舞,气氛欢快,尤显吴带当风的特色,每位神仙头顶上大都有榜题。朝元图是唐代发展起来的道教壁画题材,绘于主像两壁,此图虽是殿堂左壁的粉本,犹可见原壁画的气势。 朝元仙仗图 武宗元 ☚ 黄荃 李公麟 ☛ 武宗元?—1050北宋著名画家。字总之。河南白波人。官至虞曹外郎。家世业儒,独喜绘画,长于道释,曾于上清宫画三十六天帝,笔法备曹(仲达)、吴(道之子)之妙。祥符初,召募名流为玉清宫作壁画,选中百余人,名列第一。代表作有《天尊像》、《朝元仙仗图》、《渡海天王像》、《北帝像》、《李得一冲雪过鲁陵冈图》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