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宫
道教宫观。在福建崇安武夷山九曲溪口,大王峰南麓。始建于唐天宝年间 (742—756)曾名天宝殿。南唐时改名会仙观,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在宋王朝支持下修整扩建后改名冲佑观,元代称万年宫,明代称冲元观,清代称冲佑万年宫。武夷宫是武夷山上最古老的道教宫观,相传最早是为纪念黄帝第八代孙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彭夷而建的。汉武帝曾遣使节在此设坛祭祀武夷君。历来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地之一。武夷宫屡圮屡修,现存主要建筑有三清殿,殿前有汉祀亭、拜章台,殿后有宾云亭、玉皇阁、法堂,两侧有廊庑配殿。宋时极盛,有殿宇300余间,为九大名观之一。朱熹、陆游、辛弃疾都曾在此担任过“提举” 之职。明代抗倭明将戚继光也曾在此题诗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