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卫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卫军 清末由北洋各军编组而成。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政变后,清廷命直隶总督荣禄节制北洋各军。12月,为便于指挥,奏准编组武卫军:以直隶提督聂士成部武毅军为武卫前军,驻芦台;甘肃提督董福祥部甘军为武卫后军,驻蓟州;四川提督宋庆部毅军为武卫左军,驻山海关内外;袁世凯部新建陆军为武卫右军,驻小站。由荣禄自募旗丁万人为武卫中军,驻南苑。武卫军编制,每军各为一万人左右。自此,北洋各军联为一气,但实际上仍各成势力。 武卫军金军种名。原称京师防城军,大定十七年(1177年)三月改为此名。隶属兵部。专事京城戍卫,巡捕盗贼等项。领导机关为都指挥使司,设官职都指挥使一员,从三品;副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一员,皆从四品;判官一员。 武卫军 武卫军军队名。清代末置。即北洋海陆军的别称。《清史稿·兵志三》: “荣禄以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节制北洋海陆各军,益练新军,是为武卫军。” ☚ 武清 武昌都卫 ☛ 武卫军❶金军种名。原称京师防城军,大定十七年(1177年)三月改为此名。隶属兵部。专事京城戍卫,巡捕盗贼等项。 武卫军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十二月七日,军机大臣荣禄将北洋各军编为武卫军。武卫军分前、后、左、右、中5军,以聂士成所部武毅军为前军,驻芦台,兵力1.3万人;董福祥所部女军为后军,驻蓟州,兵力约1万人;宋庆所部武毅军为左军,驻山海关;袁世凯所部新建陆军为右军,驻小站,兵力由原7000人扩充到约1万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连同武卫右军一起移防山东。光绪二十六年(1900),武卫前、后、左、中各军与八国联军作战失败,各军大部崩溃。唯袁世凯所部武卫右军因未与八国联军交战而得以保存和发展。光绪二十七年(1901),袁世凯从山东调回直隶任总督兼北洋大臣,又将武卫右军带回小站驻扎。 武卫军清末荣禄组编的军队建制。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政变后,荣禄由直隶总督擢为军机大臣,仍节制北洋海陆各军。当年十月(12月),他奏准将北洋四军编为武卫军;以聂士成武毅军为前军,驻芦台;董福祥甘军为后军,驻蓟州(今蓟县);宋庆毅军为左军,驻山海关;袁世凯新建陆军为右军,驻天津小站;荣禄新募八旗子弟为中军,驻北京南苑。每军约万人。经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之役,前、后、左、中各军全部败溃,唯袁世凯所部右军因赴山东镇压义和团,未与联军接仗,故得以保存和发展。以后形成北洋军阀势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