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武功县志 (正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武功县志 (正德)

 明陕西武功县志。三卷。明康海撰。成书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撰者事迹参见“《对山集》”条)
 《武功县志》基本宗旨,遵循史家法度,褒贬互用,采用门目体分为七篇:(一)地理、(二)建置、(三)祠祀、(四)田赋、(五)官师、(六)人物、(七)选举。康海说明:“凡山川城郭与风俗推移,皆地理所具,作地理第一;官署学校及诸有司所兴行,皆建置之事,作建置第二;治民人者先其神、故祠祀兴焉,作祠祀第三;有田则有赋,有身则有役,田赋之政,国所重焉,作田赋第四;疆域人民非官不守,礼乐教化,非官不行,作官师第五;文献之事,邦邑所先,以稽古昔,以启后贤,作人物第六;科贡制行,士繇以兴,作选举第七。”
 全书仅两万余字,明王士祯和清王阮亭评说:“文简事核,训词尔雅。”《四库全书总目》称赞:“乡国之史,莫良于此。”是简志类型的代表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以史体为志体,善恶同书,以寓劝惩,其目的在于经世致用。官师篇、人物篇均体现了这个主导思想。田赋篇以事实为据,主张赋役适度,反对官吏贪求,豪强任所,笔墨之间,关心民瘼,意于言表。后世称道:“亲民之官,尤宜三复。”书中强调兴学育才,赞扬知县宋学通建筑校舍,遴选学员,亲自督学,制订规约,虽遭毁誉,其志不移。揭露民风奢靡,贬斥贪官劣员。载述地理沿革、山脉河流条理清晰。人物写得很有特征,既非表格式,又非千人同面。对于一些事物采取纪事本末体,力图载述发生、发展和没落的过程,这很难能可贵。
 该志虽称“文简事核”,但是简而不全,核之不精。地质土壤、气候物候、经济状况、地方物产、自然灾害记述很少。尽管采用门目体,但没有一个整体结构,名胜古迹篇幅过大,详略失当。不能完整的反映武功的自然与社会,历史和现状。
 《武功县志》除正德十四年刻本外,还有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康熙元年(1662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嘉庆十九年(1814年)、道光八年(1828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民国七年(1918年)等刻本,并有《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得月簃丛书》、《清芬堂丛书》、《三长物斋丛书》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