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与《大云经》
唐高宗后、武周皇帝武则天 (名曌,690~704在位) 为了打击李唐势力,利用佛教为自己登基和统治制造舆论,极力推崇《大云经》。《旧唐书》卷6载,“载初元年 (689),……有沙门十人伪撰 《大云经》。表上之,盛合神皇受命之事”。《大云经》,在唐前已有数种译本,此处言沙门十人伪撰当为抄写。据北凉昙无谶所译《大方等无想大云经》 (又名 《大云无相经》) 中有经文曰: “尔时众中,有一天女,名曰净光。……(汝) 以是因缘,今得天身,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得大自在。……汝于尔时,实是菩萨,现受女身。”“是天女者,……尔时诸臣即奉此女以继王嗣。女既承正,威伏天下。” 武则天得僧人怀义、法朗等上《大云经》后,“天授元年(690) ……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区,藏 《大云经》,使僧升高座讲解。” 一些僧人献媚于武则天,又撰《大云经疏》,弘传武氏称帝为 “佛言”。武则天为撰经疏的僧人云宣等9人“皆赐爵县公及紫袈裟、银鱼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