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武三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武三思?—707

唐官吏。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侄。以武后族人升至右卫将军。则天临朝,擢拜夏官尚书。则天即位,进封梁王。旋拜天官尚书。证圣元年(695年)转春官丞相,监修国史。他略涉文史,性便巧,善事人,深得武则天信任,多次亲临其宅,赏赐很多。张易之兄弟得宠时,他又谄事张氏兄弟。神龙(705—707年)初,勾结安乐公主构陷敬晖等人,使之流于岭南致死。从此权势日盛,军国政事多所参预。他结党营私,常言“不知何等名作好人,唯有向我好者,是好人耳”。因私通韦后,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其次子崇训娶中宗女安乐公主,内外勾结,败坏朝政。又排斥张柬之、桓彦范等大臣。神龙三年(707年)他谋废太子李重俊,被重俊率羽林军杀死。

武三思

武三思

全名《狄梁公智斩武三思》。于伯渊作。《录鬼簿》、《太和正音谱》著录。狄梁公即狄仁杰,为武则天时大臣。武三思为武则天之侄。唐中宗即位后,武三思与韦后勾结,掌握朝中大权,后因拟谋害太子而受诛。事见新、旧《唐书》。史载狄仁杰先于武三思七年去世,剧中“智斩”事不知来源,或为民间附会。剧本已佚,具体内容不详。

☚ 小秦王   病杨雄 ☛

武三思?—707

武则天之侄。《全唐诗》存诗八首。

武三思

武三思? ~707

唐武则天之兄武元庆之子。并州文水 (今山西文水东) 人。武则天临朝,颇见信用,任夏官尚书、春官尚书,封梁王,参预国政。时薛怀义、张昌宗兄弟,得幸于武则天,武三思屈节迎逢,为薛怀义御马,倡言张昌宗为王子晋后身,引公卿歌咏。武三思私通中宗皇后韦氏和上官昭容。其次子武崇训娶中宗女安乐公主。武三思进位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夺张柬之、桓彦范等大臣权柄。神龙三年 (707),与安乐公主等谋废中宗太子李重俊。太子惧,发羽林军围武三思住宅,并其子武崇训,皆杀之。中宗被迫杀太子,以其首祭武三思。睿宗立,以其父子皆为逆,斫棺暴尸,夷其墓。

☚ 长孙无忌   武承嗣 ☛

武三思?—707

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侄。则天临朝后任夏官尚书、春官尚书等职,监修国史,封梁王。参预朝政,恃宠用事。中宗复位后,进开府仪同三司,封镐国公。他私通韦后,其子崇训娶中宗女安乐公主。排斥、构杀张柬之、桓彦范等诸复辟大臣,使朝臣复遵武后时制度。神龙三年(707年)又谋废太子重俊,被重俊举兵杀死。

武三思?—707

唐武后时权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士彟孙。武则天临朝后,权势日盛,任夏官尚书、春官尚书,封梁王,参预军国政事。中宗复位后,进开府仪同三司,监修国史。他私通韦后,其次子崇训娶中宗女安东公主,排斥张柬之和桓彦范诸大臣。神龙三年(公元707年),谋废太子重俊,被重俊捕杀。

武三思?—707

唐并州并水(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侄。武周时,封梁王,历天官、春官尚书等职,参与军国政事。略涉文史,善于逢迎,深受武则天宠幸。谄事张易之、昌宗兄弟,策动修筑三阳宫、兴泰宫,大兴土木,工役繁重,百姓怨愤。中宗复位后,进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勾结韦后,共同排斥张柬之、恒彦范诸大臣,从而操持大权,胡作非为。神龙三年(707)又阴谋废太子重俊,被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