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事因于世,备适于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事因于世,备适于事 韩非关于形势与对策问题的论述。 语出《韩非子·五蠹》:“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这里的“世”,指时世、时代;“备”,指准备、措施。韩非认为,由于种种原因,所以说政事是随著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措施也必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政事。为了对这个命题进行说明,韩非曾在篇中举出历史事件为例。他指出尧虽为天下之王,但是住著茅草屋,吃的是粗劣的食物;禹虽为天下之王,但却“身执臿以为民先”,受著奴仆一样的劳苦。他们的享受比不上后世的一个县令。 他们不重天子之位,能够轻易地将王位让给别人,实际上是脱离劳苦。然而后世即使是县令的这样的小官也有不少的好处,所以就再没有像尧、禹那样轻易让位的了。 韩非指出“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形势有了变化,要求后世也像尧、禹那样,必定是行不通的。韩非还指出如果在夏代还实行远古时代的“构木钻燧”、在殷周时代还像禹那样“决渎”、在“当今之世”还行先王之道,这些肯定是贻笑大方的事情。 在篇中,韩非还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和“事因于世,备适于事”的说法完全一致。韩非指出,周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但后世的徐偃王也行仁义可是结果却是身死国灭。 这充分说明了君主的对策必须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事因于世,备适于事”的命题反映了韩非的社会进化观念,具有进步性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