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Zhengyibumouli,mingdaobujigong
董仲舒提出的道德命题。全文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董促舒继承孟子的义利思想,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他在《春秋繁露·玉英》中说:“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然而不能义者,利败之也。”认为要成为一个仁人君子,就要舍利取义。由此加以引申,在评价人们的行为时,就只能看行为的动机,不计行为的效果。后来他对这一思想加以修正,提出“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这里讲的“不急其功”与原来讲的“不计其功”,二者意义迥然不同。董仲舒的这一极端动论思想,受到后代许多思想家的反对。叶适说:“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习学记言》)清颜元更针锋相对地提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