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者,和之谓也。
书法作品中的“正”,就是和谐、调和,使各种相互矛盾的因素关系平衡。语出唐代李世民《论笔法》:“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 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和之谓也。”
(盛)
☚ 正而无奇,虽庄严沉实,恒朴厚而少文;奇而弗正,虽雄爽飞妍,多谲厉而乏雅。 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飞龙腾跃于天门,猛虎卧身于凤阙。形容书法字势飞动而不失其威严,沉雄而又飘逸。南朝梁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