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zhèng fǎ正确公正的法度。《七谏·谬谏》:“正法弧而不公。” 正法;政法◉ 正法zhènɡfǎ 动 执行死刑。〈例〉犯罪分子终被~/ 罪大恶极的罪犯被就地~。〈近〉处死。 ◉ 政法zhènɡfǎ 名 政治和法律的合称。〈例〉~部门/ ~学院/ 他在~机关工作。 正法zhèng∥fǎ执行死刑:那贼寇正要逃出关去,被官兵拿住了,就在拿获的地方正了法了。(一一七·1477) 正法❶ 政治法度。《商君书·更法》:“虑世事之变,讨~之本。” ❷ 正法制,依法办理。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这都是官吏每无心~,使百姓有口难言。”(每:们。) ❸ 指执行死刑。白朴《梧桐夜》第三折:“禄山反逆,皆由杨氏兄妹,若不~以谢天下,祸变何时得消?” 各种法令 各种法令国家的法令:王法 枢宪 国命 国家的重要法令:大令 朝廷的法令:王法 天宪 朝廷颁发的重要法令:甲令 宗教的法令:教令 敕宪 当时的教令:时宪 防火的法令:火宪 限制性的法令:科限 未经有关机构审定、公布的,或尚在试行的法令、条例等:草案 第一道法令:甲令 只有一条死罪的法令:一卒之令 好的法令:善法 宽大的法令:宽典 宽缓的法令:阔网 正当的法令:正法 重要的法令、法则:大法 极其重要的法令和文字记载:金科玉篆 严密的法令:峻科 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玉律 威严的法令:威法 所有人都须遵守、无一例外的政策法令:画一之法 严酷的法令:峻法 峻制 严峻的法令:峭法 苛刻的法令:苛文 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苛政 琐苛的法令:烦法 苛繁的法令:愆令 残暴的法令:暴令 ☚ 法令 政令 ☛
处决 处决正法(就地~) 决刑 枭处 行刑行戮 施刑 处决囚犯:论决 断因 处决死刑犯:决死 依法处决:正刑 将受死刑之时:临刑 立即处决:立决 登杀 用枪处决:崩(枪崩) 枪毙 枪决 监督处决:监斩 涖刑 在当地处决:就地正法 秘密处决:黑打 暂缓处决:缓决 缓刑 停止处决:断屠 (执行死刑:处决) ☚ 处死 斩首 ☛ 正法zhèng fǎ❶正常的法制。《汉书·陈汤传》:“廷尉增寿(赵增寿)议,以为不道,无~~。” ❷政治法则。《商君书·更法》:“虑世事之变,讨~~之本。” ❸依法处决犯人。《秋夜梧桐雨》折三:“禄山(安禄山)反逆,皆由杨氏兄妹,若不~~以谢天下,祸变何时得消?” 正法❶正当的法则。《汉书·公孙贺等传赞》:“桑大夫(桑弘羊”)据当世,合世变,上权利之路,虽非正法,钜儒宿学不能自解,博物通达之士也。” ❷以法论罪,治之以法。即:使违法犯罪行为受到法律惩处,以确立法律的尊严。 ❸专指对判死罪者依法处决,意即“明正法典”。此用法最早见于清代。《大清律例增修汇纂大成》:“将情实人犯于霜降后,冬至前正法。”《清史稿·刑法二》:“惟就地正法一项,始自咸丰三年”。这一用法,一直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报纸上仍偶见“正法’’一词,意指对少数反革命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依法执行死刑。其后,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健全,法律知识的逐步普及,“正法”一词已基本弃置不用。 正法execute (a criminal) 立即~execute a criminal immediately;carry out summary execution/就地~ execute the condemned right on the spot 正法❶正常法制。
❷政治法则。
❸原为正法制之意,后谓依法处决犯人为正法。
❹佛教指释迦牟尼的佛法,以别于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