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正始石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教材部 > 經書 > 三體石經 > 正始石經
正始石經  zhèngshǐshíjīng

即三體石經。

正始石经

即“三体石经”。因石经于三国正始年间所立,故名。

正始石经

古代刻于石碑上的儒家经书。又称“魏石经”、“三体石经”。曹魏正始二年(241),将儒家经书以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刻于二十八块石碑上,立于洛阳太学门前,作为官定的儒经文本和考试的主要依据。

正始石经

三国魏刻在石碑上的3种儒家经传。曹魏正始年间(240~248年)刻立,故名。共刻碑35片,内容为《尚书》、《春秋》、《左氏传》(止于庄公中叶)。三国时期,盛行古文经学,碑文用古文(战国时期的文字)刻写。因古文难识,又附刻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后世称“三体石经”,共14.7万字。书写者尚无定论,一说卫觊,一说邯郸淳或嵇康。刻成后立于洛阳太学讲堂前西侧。晋永嘉之乱(307~311年)遭到严重破坏。北宋以来,陆续有残石出土。1937年,孙海波将近代出土的残碑拓片辑成《魏三字石经集录》,是研究中国古文字的重要史料。

正始石经

即“三体石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