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正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正契

又称“官契”、“税契”。是经过国家验税的民间动产或不动产的典押和买卖契约。最早见于东晋,以后民间典卖,特别是田宅典卖,双方必须订立书面文书,写明田宅面积、所在地、四至、价格及典买条件,由当事人、见证人签字画押,经国家主管机关征收契税,加盖官印,方具有法律效力。唐宋以前,文契由官府印卖,法律规定统一的填写格式,当事人请买后自行书填,印押投税,宋代投税期限为两个月。元代典卖田宅不税契者,当事人各笞五十七,仍于其名下验明原价追征,一半没入官府,一半付告官人,明清律规定笞五十,追契内田宅价钱一半入官。经过验税的文契,称赤契、红契或朱契,它是经国家认可的正式契约,据此而形成的契约关系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在中国历史上正契的出现标志着国家对私人所有权的承认,其意义重大。

正契

又称官契。人户典卖田宅,须请买官府统一印卖的文契书填,方许印押投税,具有法律效力。正契有一定格式。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规定:若契内不开具顷亩间架,四邻所至和租税役钱,及无立契业主、邻人、牙人、保人和写契人书字者,并依违法典卖田宅断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