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正Zhēng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据 《史记·封禅书》注云: “音 ‘征’。古仙人有正伯乔。惟此读平声。”(按: 正伯乔,《汉书》作“征伯乔。”)
一音zhèng,乃现行姓氏。


正Zhè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长治、临汾,江西之永修,云南之河口、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亦作 ‘政’。子姓,宋正考父之后。”《姓氏考略》 注引 《姓苑》 亦云: “正,之盛切。子姓。宋正考父之后,以字为氏。” 正考父,春秋时宋国上卿。此以祖辈名字为氏,系出子姓。
❷ 《姓氏考略》 又注: “《穆天子传》 有正公郊父。郭注: ‘正公,谓上三公,天子所取正者。正姓出此。’ 望出永昌。”
春秋时鲁有正常; 秦有正先,为博士; 汉代有正锦; 三国时魏有正帛,永昌太守; 元代有正鉴,平原路总管; 明代有正复,洪武举人,大同教授; 又有正闰,信灵县丞; 清代有正振其,山西兴县教谕。

正zhèng

❶恰好。朱庆余《过耶溪》:青溪缭绕出无穷,两岸桃花正好风。刘行敏《嘲崔生》:崔生犯夜行,武侯正严更。
❷如果。元结《寿翁兴》: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
❸甚。温庭筠《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正繁闻近雁,并落起栖禽。

1.zhèng ❶中。張衡《東京賦》:“農祥晨正,土膏脈起。”參見“晨正”。
❷正中,與“側翼”相對。揚雄《甘泉賦》:“正瀏濫以弘惝兮,指東西之漫漫。”
❸正對,面對。與“偏斜”相對。張衡《西京賦》:“既乃珍臺蹇產以極壯,墱道邐倚以正東。”
❹符合常規。揚雄《長楊賦》:“是以玉衡正而太階平也。”
❺整飭,治。《後漢書》班固《東都賦》:“禮官正儀,乘輿乃出。”《文選》作“整”。張衡《西京賦》:“陳虎旅於飛廉,正壘壁乎上蘭。”
❻端正,糾正。董仲舒《士不遇賦》:“鬼神不能正人事之變戾兮,圣賢亦不能開愚夫之違惑。”
❼通“振”,揮舞,抖動。張衡《思玄賦》:“仆夫儼其正策兮,八乘攄而超驤。”
❽正直。見“正色”。
❾應,符。見“正予樂”。
❿恰,剛好。賈誼《旱雲賦》:“運清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並起。”
2.zhēng ❶箭靶。張衡《東京賦》:“張大侯,制五正。”參閱“五正”。
❷陰曆一年中的第一個月。鄧耽《郊祀賦》:“咨改元正,誕章厥新。”元正,即正月初一。

书法创作、评论术语。明代项穆《书法雅言》“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正”的当今含义一般是指书法作品中字的结构、整幅的章法端正、稳重、平正、正规。

(盛)

☚ 书   古 ☛

(一)zhèng ❶长,长官之长,引申为端正,治理。《曹风·鸤鸠》三章:“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毛《传》:“忒,疑也。正,长也。”郑《笺》:“执义不疑,则可为四国之长,言任为侯伯。”朱熹《集传》:“其仪不忒,则足以正四国矣。”《小雅·节南山》九章:“不惩其心,覆怨其正。”毛《传》:“正,长也。”郑《笺》:“女不惩止女之邪心,而反怨憎其正也。”王先谦《集疏》:“诗言昊天不平,使我王不得安宁,王不惩止其邪心,而反怨谏正者,是末如何也。”《商颂·玄鸟》一章:“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毛《传》:“正,长。域,有也。”郑《笺》:“古帝,天也。天帝命有威武之德者成汤,使之长有邦域,为政于天下。”朱熹《集传》:“正,治也;域,封境也。”
❷决定。《大雅·文王有声》七章:“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郑《笺》:“稽疑之法,必契灼龟而卜之。武王卜居是镐京之地,龟则正之,谓得吉兆,武王遂居之。成龟兆之占,功莫大于此。”孔《疏》:“龟正,谓定其吉,云此地可居。”朱熹《集传》:“正,决也,成之,作邑居也。”
❸通“政”,国政。《大雅·民劳》五章:“式遏寇虐,无俾正反。”式,句首语助词,无实义。俾,使。王引之《经义述闻》:“政,当读为政,谓政事颠覆也。”陈奂《传疏》:“反,覆也;覆,颠覆也。”
❹广大。《小雅·斯干》五章:“哙哙其正,哕哕其冥。”毛《传》:“正,长也。冥,幼也。”陈奂《传疏》:“长者广大,幼者深远,皆言宫室之广大深远。” 幼,通“窈”。方玉润《诗经原始》:“正,向明处也。哕哕,深广之貌,冥,奥窈之间也。”(二)zhēng
❺箭靶的靶心。古代用皮或布做射箭的靶,中间方二尺,涂以不同色彩,其颜色从里到外是:朱、白、苍、黄、玄。《齐风·猗嗟》二章:“不出正兮,展我甥兮。”毛《传》: “二尺曰正。”郑《笺》:“展,诚也。”孔《疏》:“(鲁庄公)善于为射,终日射侯,其矢不出正之内兮,此又诚是我齐之外甥兮。”

☚ 灭   正月 ☛

读音zh·eng(ˋ),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之盛切,去,劲韵。
❶与“副”相对,正的。
❷不偏。
❸正派。
❹纠正。
❺正好。
❻不杂;纯正。
❼箭靶中心。
❽正当。
❾端正;合乎法度。
❿大于零的数。(11)正电荷。(12)姓。

上一条: "> 下一条:

读音zh·eng(-),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诸盈切,平,清韵。
❶[正月]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集韵》:“正,岁之首月。”
❷通“征”。征伐;征戍。毕沅注:“正,同征。”
❸白昼。郑玄注:“正,昼也。”
❹箭靶中心。

上一条: 下一条:

〔zheng〕
正月 〔zheng yue〕 hlat ad.


〔zheng〕 zhenb:这会儿~是人家吃饭的时后。ad roulnend zhenb nis nex nongxhliet nangd ghob ngangx.
正当 〔zheng dang〕 zhenbdangd.
正当中 〔zheng dang zhong〕dab nzhongb.
正好 〔zheng hao〕kot kot rut.
正经 〔zheng·jing〕zhenb gind.
正梁〔zheng liang〕 lianglbloud.
正路 〔zheng lu〕 ned gouddanx.
正面 〔zheng mian〕 goud neulad mianb.
正派 〔zheng pai〕 zhenb peb.
正确 〔zheng que〕 jid deat.
正午 〔zheng wu〕 hneb ndub.
正在 〔zheng zai〕 deit xit.
正直 〔zheng zhi〕 danx: 他是一个~人。wud nis ad lebghob nex danx.

ㄓㄥ;ㄓㄥˋzhēng; zhèng1158争执;争辩。吴语。江苏苏州〖〗。一定要搭别人~格一定要跟人家争辩!雀鹰。古北方方言。《仪礼・大射仪》:「遂命量人巾车张三侯,大侯之崇见鹄于参…。」汉郑玄《注》:「齐鲁之间名题肩为~。~,鹄皆鸟之捷黠者。」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隼,鹞属也。齐人谓之击征,或谓之题肩,或谓之雀鹰。」右;右边。闽语。福建厦门〖〗。~爿右边‖~手右手‖~骹右脚。广东揭阳〖〗。~耳听倒耳□(〖〗)右耳听左耳溜(听而不闻)。这么。江淮官话。江苏丹徒。《老残游记》第十四回:「今年怎~利害?」西南官话。四川巫山〖〗。热。粤语。广东广州〖〗。晏昼日头好~中午太阳很热‖企𫪈呢度好~站在这儿很热。十足的;地道的;标准的。吴语。浙江苍南金乡〖〗。普通话讲~。粤语。广东广州〖〗。~胆小鬼十足的胆小鬼‖呢啲系~英德红茶这是地道的英德红茶‖~高丽参地道的高丽参。好了(表示完成)。赣语。江西临川〖〗。客话。江西南部。张岭坡《赣南的客家民歌》:「砍~猪肉留~酒,寻了一墟唔见你。」美。闽语。福建将乐〖〗。刚(表示发生在不久前)。胶辽官话。辽宁丹东〖〗。中原官话。山东费县〖〗。晋语。内蒙呼和浩特〖〗。江淮官话。安徽合肥〖〗。西南官话。贵州贵阳〖〗。吴语。浙江金华岩下〖〗。佢~吃歇吃完便去罢‖谷~有点儿黄起来。浙江苍南金乡〖〗。我也~走到。赣语。江西宜春〖〗。渠~拿到里封信。湖南平江〖〗。他~走。客话。四川西昌〖〗。福建长汀〖〗。信~写成还盲曾寄信刚写完还没发出。福建永定下洋〖〗。佢正去没几久他刚去了没多久。广东梅县〖〗。粤语。广东广州。木鱼书《二荷花史》:「生言此系征诗引,求诗去贺蔡都堂,语罢心中还又算,无言默默自思量,佢~所言林大舍,其人想必是时芳。」闽语。福建邵武〖〗、闽侯洋里〖〗。广东潮州〖〗。才是(强调确定语气,含有「别的不是」的意味)。客话。广东梅县。《客家情歌・问妹有心问郎么》:「两对耳环一样重,唔知哪对~真金?」才(表示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么样)。赣语。江西宜春〖〗。还要架放忽积盐~合适‖吃饱哩~好做事。客话。广东梅县。《客家情歌・心愿交情唔会断》:「新买团扇画麒麟,两人讲过千年情,牵手河边照水影,河里无水~断情。」闽语。广东揭阳〖〗。照些做~对这样做才对。广东潮州。庄群《吕叔寻宝》:「到那时,农民彻底得解放,幸福生活~久长。」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吴语。浙江金华岩下〖〗。尔讲前日儿来,□(〖ha24〗)么怎么到耕日今天~来啦?只,只有(表示限制事物的数量)。吴语。浙江金华岩下〖〗。~五点钟,还早‖~还是三个人,打弗老克扑克来的。当然要(表示进一步强调)。湘语。湖南长沙〖〗。师傅的喜糖徒弟伢子~吃‖你去打球不啰?~去啰。闽语。台湾〖〗。很;挺。冀鲁官话。山东淄博〖〗。~亮‖~明。吴语。浙江诸暨王家井。赣语。湖南平江〖〗。~好看。闽语。台湾〖〗。~好。

❶〈隐〉清末以来金银业指数目五。参“口、介、春、比、正、位、化、利、文、成”。
❷〈隐〉清末以来湖南长沙南货业指数目五。参“公、合、上、元、正、力、入、长、生、工”。

正zhēng

正月
 △ 新~。
另见1011页zhèng。


正zhèng

❶不偏不斜;位置在中间的(跟“偏”“歪”相对)
 △ ~当中|~南。
❷合乎标准的
 △ 字~腔圆|~品。
❸正直的;正当的
 △ 作风~|走~路。
❹(色、味等)纯而不杂
 △ 颜色不~|味道纯~。
❺使正确
 △ ~音|~字。
❻主要的;作为主体的(跟“副”相对)
 △ ~文|~职|~师长。
❼正面的(跟“反”相对)
 △ 纸~反两面都要用。
❽数学和自然科学中指大于零的或失去电子的(跟“负”相对)
 △ ~数|~极。
❾表示动作在进行中或状态在持续中
 △ 我们~上课∣雨还~下着呢。
❿恰好;刚好
 △ 帽子大小~合适。
⓫加强肯定语气。
⓬使端正。
⓭使位置正,使不歪斜。
⓮姓。
另见1009页zhēng。

正月,农历每年的第一个月:~旦︱新~。
另见 zheng。


❶在中间的;不偏斜:~面︱~殿︱~房︱~门︱~座︱端~︱平~︱立~︱寿终~寝(qin)。
❷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两点~。
❸正面:这张纸~反都很光滑。
❹合于法则或规矩的:~大︱~派︱~经(jing)︱~义︱~气︱~路︱~理︱~论︱~统︱~宗︱~步︱~常︱~点︱~规︱~转︱~体︱~楷︱~书︱~品︱~当(dang)︱~确︱~身︱~凶︱~史︱~式︱刚~︱公~︱方~︱廉~︱纯~︱严~︱端~︱转~︱反~︱~规军︱~人君子︱名~言顺︱义~词严︱字~腔圆︱光明~大︱拨乱反~︱改邪归~。
❺纯一不杂:~色︱~红︱~黄︱纯~。
❻严肃认真:~视︱~告︱~色︱~言厉色。
❼基本的;主要的:~本︱~编︱~题︱~文︱~事︱~职︱务~︱不务~业︱言归~传(zhuan)。
❽使位置正:~骨︱~襟危坐︱~本清源︱明~典刑。
❾改去错误或偏差:~误︱~音︱~字︱校(jiao)~︱订~︱勘~︱矫(jiao)~︱雅~︱斧~︱匡~︱更(geng)~︱指~︱改~︱纠~︱修~︱教(jiao)~︱呈~。
❿恰好:~好︱~巧︱~中(zhong)下怀︱歪打~着。
⓫图形的各个边和各个角大小都相等的:~方形。
⓬大于零的:~数︱~号。
⓭指失去电子的:~电︱~极。
⓮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的持续:他~吃饭呢。
○~法(执行死刑)︱真~((一)实质与名义完全相符。(二)的的确确;确实)。
另见 zheng。

正zhēng

正月:新正。
另见682页zhèng。


正zhèng

❶ 方向不偏不倚,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正北│正下方│歪打正着│矫枉过正│上梁不正下梁歪。
【提示】与“歪”相对。
❷ 位置在中间:正屋│正门│正厅。
【提示】与“偏斜”相对。
❸ 表示时间,指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时间的中间:正午│七点正。
❹ 正面:这种玻璃不分正反,一样光洁。
【提示】与“反”相对。
❺ 正直:廉正│公正│正派│刚正不阿│义正词严。
❻ 颜色、味道等纯正无杂质:正红│正色│这豆汁味儿不正。
❼ 主要的,根本的:正本│正题│正科级│正副局长。
【提示】与“副”相对。
❽ 物体或图形的各边长度、各角大小、所有半径都相等:正圆│正方形│正三角形│正六面体。
❾ 合乎法则,规范的:正规│正楷│名正言顺│改邪归正。
❿ 大于零的:正数│正号│负负得正。
【提示】与“负”相对。
⓫ 失去电子的:正极│正电。
【提示】与“负”相对。
⓬ 使位置正,不歪斜:正襟危坐│正一正领带。
⓭ 使端正,弄正:正人心│正本清源│正人先正己。
⓮ 纠正,订正,匡正:正误│正字│请予斧正。
⓯ 刚好,恰好:大小正好│正中下怀│我正要找你呢。
⓰ 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的持续:他正闲着呢│外面正下着雨。
⓱ 加强肯定语气的副词:问题正在这里│找的正是你!
⓲ 姓。
另见680页zhēng。

正zhèng

1.不偏不斜;在中间。例如:
❶ 他的五官很正,眼珠与脑门都发着光,…… (老舍《正红旗下》)
❷ 上梁不正下梁歪。
❸ 正前方有一个小镇。
❹ 我们家正对着那个百货公司。
❺ 你要直起腰坐正。
❻ 只要咱们的心摆得正,什么也不怕。(老舍《残雾》)
❼ 老张有个高而正的鼻子。
2.正面的,跟 “反” 相对。例如:
❽ 这种纸正反两面都能写钢笔字。
3.正常; 纯正。例如:
❾ 鸡个头不小,颜色也正。(刘心武《钟鼓楼》)
❿ 他看着吴荪甫的脸,也觉得气色不正。
⓫ 赵子曰神色不正。
⓬ 等一会进锅蒸的时候,拌一点辣椒末,洒一点酒,味儿自然就正了。
⓭ 真正的行家,拿起鸽来,还能看出鸽的血统正不正来,…… (老舍《小动物们(鸽)续》)
4.正当; 正直; 正派。例如:
⓮ 小黎根正苗正,一表人材,思想单纯作风正,……服役五年立过四次三等功。(古华《芙蓉镇》)
⓯ 她是这样纯真,只有正心眼,没有拐心眼,…… (柳青《创业史》)
⓰ 只要我们行得正,……人家就不能看轻咱们。(老舍《鼓书艺人》)
⓱ 对来路不正的东西,他一定不要。
5.基本的; 主要的。例如:
⓲ 他当正队长,我当副队长。
6.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例如:
⓳ 这是正方形。
7.大于零的。例如:
⓴ 一般用“+”表示正数。
8.失去电子的。例如:
(21) 电源的正极负极要搞清楚。

(9次)
❶方正;正直。内厚质~兮 孰察其揆~《章·怀》
❷合规范;合标准。不量凿而~枘兮《离》
❸纠正;匡正。并日夜而无~《章·抽》
❹完善。~始昆只《大》
❺指明正之人。愿陈列而无~《哀》
❻泛指官长。荪独宜兮为民~《歌·少》
❼通“证”。作证。指九天以为~兮《离》 指苍天以为~《章·诵》

正zhèng

❶正直。《怀沙》:“内厚质正兮。”《九怀·思忠》:“惟时俗兮疾正。”
❷ 执掌公平之人,君长。《吕氏春秋·君守》:“天之大静,既静而又宁,可以为天下正。”高诱注:“正,主。”《少司命》:“荪独宜兮为民正。”王逸注:“言司命执心公方,无所阿私,善者佑之,恶者诛之,故宜为万民之平正也。”
❸ 判定。《大招》:“魂兮归来,正始昆只。”意即正别先后。蒋骥注:“正,定。王泽本无不被,而必访民之夭死疾病者而厚施之,于孤寡尤加意存恤,所以定仁政之先后也。孟子云:文王发正施仁,必先施四者。意盖如此。”
❹ 辨别,判断。《七谏·怨世》:“谁使正其真是兮。”
❺“证”的假借,作证。《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

身体部位对器械关系的基本术语之一。指人体肩轴与器械轴平行的姿势。如:前正立;后正立;左(右)正立;内正立等。在运用体操术语时规定,最常遇到的术语可省略。因此在单杠、鞍马、吊环、平衡木、高低杠上可省略“正”、“正撑”、“正握”等术语。如:吊环十字支撑,实际上应该正“十”字支撑,这里省略“正”字;单杠悬垂,实际上应该“ 正握”悬垂,这里省略“正握”两个字等等。但在上述项目中必须指出“后撑”、“反握”、“侧撑”等术语。

☚ 远、近   侧 ☛

正zhěng

只限用于“正红旗”“正蓝旗”等词组,是清代满、蒙等族的各部队番号,用以表示什么部队或驻扎北京何方。内含五行之说。“正”即“整”,意思为全面,区别于“镶”,后人不解,讹读为zheng。

正zheng

另见zheng。正旦 正岁 正月 新正1


正zheng

另见zheng。正本 正比 正步 正餐 正册 正常 正出1 正大 正旦 正当 正道 正点 正电 正殿 正法 正犯2 正方 正房 正告 正宫 正骨 正规 正轨 正果 正好 正号(hao)正极 正教3 正经 正剧4 正楷 正理 正梁 正路 正论 正门正面 正牌 正派 正片儿 正品 正气 正桥 正巧 正切 正取正确 正日 正色 正身 正史 正式 正规 正视 正事 正室5正书 正数 正题 正体 正厅 正统 正文 正午 正误 正项6正凶 正弦 正选 正眼 正业 正音 正在 正直 正中 正字 正宗 正座 板正7 辩正 补正 呈正 纯正 订正 端正 反正 方正 斧正 改正 刚正 更正 公正 矫正 教正 纠正 就正 勘正匡正 立正 廉正 平正 务正8 修正 雅正 严正 真正 指正中正 转正 正比例 正当时 正当中 正反应 正方体 正方形 正规化 正字法 正本清源 正大光明 正当防卫 正多边形 正面教育正面人物 正襟危坐 正经八百 正人君子 正颜厉色 正中(zhong)下怀 公正无私 义正词严 匡谬正俗 拨乱反正 堂堂正正 改邪归正 矫枉过正 身正不怕影子斜 上梁不正下梁歪

正(一)zhèng (二)zhēng

【辨形】 5画。会意。
【辨义】正(一)zhèng
❶合于法则、规矩的:正产|正常|正大|正当(dàng)|正道|正点|正房|正格|正告|正规|正轨|正果|正号|正话|正经|正楷|正理|正路|正论|正派|正品|正气|正取|正确|正色|正式|正事|正室|正书|正体|正途|正像|正形|正业|正义|正音|正用|正直|正字|正庄|正笔字|正规军|正规战|正体字|正心眼|正大光明|正当防卫|正道坦途|正儿八经|正襟危坐|正经八百|正理平治|正面人物|正气凛然|正人君子|正心诚意|正言厉色|正颜厉色|正正经经|正正堂堂|正直公平|正直无私|板正|端正|反正|方正|扶正|刚正|公正|廉正|务正|严正|真正|周正|转正|假正经|扶正压邪|刚正不阿|公正无私|归正首丘|名正言顺|守正不阿|义正词严|字正腔圆|身正不怕影儿斜|不务正业|诚意正心|公平正直|光明正大|清廉正直|堂堂正正|严气正性|一本正经|拨乱反正|改邪归正|官清法正|貌似公正|邪不压正|心术不正|上梁不正下梁歪。
❷ 基本的,主要的。跟“副”相对:正榜|正本|正编|正餐|正册|正出|正茬|正旦|正犯|正副|正宫|正虹|正教|正街|正句|正剧|正角儿|正课|正末|正牌|正片儿(piānr) |正片(piàn)|正桥|正史|正室|正手|正税|正题|正统|正文|正项|正凶|正职|正传|正宗|正能量|正统派|正头香主|正屋不正梢子斜|东正教|言归正传。
❸ 不偏不斜,在中间:正北|正步|正殿|正东|正对|正房|正梁|正门|正面|正南|正堂|正厅|正屋|正午|正西|正眼|正着|正中|正座|正当中|正面图|正投影|立正|平正|平头正脸|寿终正寝|歪打正着|矫枉过正。
❹改正偏差或错误:正名|正误|正音|正字|正字法|正本清源|辨正|辩正|补正|呈正|订正|斧正|改正|更正|规正|矫正|校正|教正|纠正|就正|勘正|匡正|厘正|修正|雅正|指正|清源正本|枉己正人。
❺几何学名词:正方|正割|正切|正弦|正方体|正方形|正多边形|正六角形|正三角形。
❻ 恰好:正当(dāng)|正好|正巧|正如|正是|正值|正当年|正当时|正中下怀。
❼数学上指大于零的,物理学上指失去电子的。跟“负”相对:正电|正号|正负|正极|正数|正电子|正离子。
❽ 纯一不杂:正红|正黄|正色|正身|正盐|正长石|纯正。
❾表示相对的两面的积极的一面。跟“反”相对:正比|正面|正比例|正反应|正能量。
❿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的持续: 正在|正下着雨。
⓫使不歪斜:正骨|正一正帽子。
⓬姓。
〔正法〕执行死刑。
〔正视〕严肃认真地对待,不躲避,不敷衍。
〔正太〕这个词起源于日本,指3~15周岁的没有胡子、帅气、可爱、吸引人的男孩。
(二)zhēng正月,农历每年的第一个月:正旦|正朔|新正。
【辨析】 二音都可表示名物义。区别在于:
一、词性有所不同: 正(一) zhèng构成形容词、动词、名词、副词,并作形容词性、动词性、副词性语素构成成语;(二)zhēng只构成名词。
二、适用范畴不同: 正(一)zhèng表示性质状态、动作行为等,并用于数学、物理学名词和姓氏;(二)zhēng表示时间。
三、构词能力不同:正(一)zhèng能构成大量词语;(二)zhēng只构成“正旦、正朔、正月、新正”等词语。

正zheng

❶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目标在~前方|字要写~|上下没对~|年画贴得很~。
❷用于时间,指正在某一钟点上:钟敲了六下,现在是6点~|火车12点~到达。
❸正面(跟“反”相对),多与“反”对举:这蜀绣~反两面都很精美|这布不分~反,两面都好看|~看像株树,反看像个人。
❹正直,正派:不~之风|这个人心术不~|这个单位风气很~。
❺正当:这录像机来路不~|我的理由很~,不是胡扯。
❻(色、味)纯正:这肉气味不~|酒味很~,没问题|这衣服颜色不~,不好看。
❼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局长|~县长|这两位书记中,老王是~的,老李是副的。
❽大于零的(跟“负”相对):这是一个~整数|~乘负还是为负。
❾指失去电子的(跟“负”相对):这个电极是~的|不要把电池的~、负极放颠倒了。
❿使位置正,不歪斜;使端正:他~了~帽子,才走上台来|若要~人,先要~己。
⓫〈副〉表示动作在进行中或状态在持续中(否定式只能用“不是”):外面~刮着风呢|战斗~处于关键时刻|他~讲得起劲,有人打断了他|这房间~空着呢。
⓬〈副〉恰好,刚好:你~说到我心坎上了|我~要走,车就来了|这衣服大小~合适|他俩的脾气~相投。
⓭〈副〉加强肯定的语气:你~该留在家里|~因为早有准备,所以才遇事不慌|~由于时间紧,所以才提前动身。注意在“正月”等词中,“正”读zheng。

(反)偏 反 歪 邪 负 斜 副 误 侧

正zhēng

另见 zheng。


正zhèng

❶正派;合乎规范: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 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三四·768)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三一·725)
❷正路;正道: 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五·111)
❸正中;位置在中间:上面~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 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 (五三·1241)
❹正面(跟“反”相对):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照风月鉴。(十二·255回目)
❺用于时间,指一个时辰的后一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每一时辰前一半为“初”,后一半为“正”):奶奶卒于今日~卯时,五日出不得,或是三日,或是七日方可。(六九·1695)我如今在未~二刻到任去司花,宝玉须待未~三刻才到家,只少得一刻的工夫,不能见面。(七·八·1938)
❻恰好:但是这个时候,天气~凉爽,满园的菊花又盛开,请老祖宗过来散散闷。(十一·238)夏婆子听了,~中己怀,忙问何因。(六十·1409)
❼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 只见惜春~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一处顽耍呢。(七·157)只见薛宝钗穿着家常的衣服…坐在炕里边,伏在桌上,同丫鬟莺儿~描花样子呢。(七·151)
❽只;仅:不因俊俏难为友,~为风流始读书。(七·172)
❾正处在;正当(dang):说什么脂~浓,粉~香,如何两鬓又成霜?(一·22)
另见 zheng。


正zhèng

❶正室;嫡妻:自此,(贾琏)益发敬重平儿,打算等贾赦回来,要扶平儿为~。(一一九·1507)
❷使端正:博庭欢宝玉赞孤儿,~家法贾珍鞭悍仆。(八八·1137回目)


正zhèng

正zhèng

❶ 大于零的(跟“负”相对)。11世纪末沈括《梦溪笔谈》卷八:“算法用赤筹、黑筹,以别正、负之数。”1859年艾约瑟译《重学》卷一:“乘正得正,乘负得负。”
❷ 指失去电子的(跟“负”相对)。1876年傅兰雅辑《格致略论》:“摩电之类所含或正或负,只一种电气。”
❸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1876年傅兰雅辑《格致略论》:“凡体之圆形,或方形,或正形者,若其质点厚薄疏密平匀,则其重心必在体之正中。”1885年狄考文译《形学备旨》上卷:“四边等而角俱直,为正方形。”1898年傅兰雅《矿学须知》:“有正三角八面形,如第二图,八面皆正三角形,面角皆六十度。”

❶長也。《詩經·曹風·鳲鳩》: “淑人君子,正是國人。” 鄭玄箋: “正,長也。” 《詩經·小雅·正月》: “今茲之正,胡然厲矣。” 鄭玄箋: “正,長也。” 《詩經·小雅·雨無正》: “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勚。” 鄭玄箋: “正,長也。” 《詩經·大雅·皇矣》: “維此二國,其政不獲。” 鄭玄箋: “正,長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政,如字,政,政教也。鄭作正,正,長也。” 《周禮·天官·冢宰》: “宫正: 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鄭玄注:“正,長也。宫正,主宫中官之長。” 《周禮·地官·司徒》: “黨正: 每黨下大夫一人,族師,每族上士一人; 閭胥,每閭中士一人。” 鄭玄注: “正、師、胥皆長也。正之言政也,師之言師也,胥,有才知之稱。” 《儀禮·鄉飲酒禮》: “樂正先升,立於西階柬。” 鄭玄注: “正,長也。” 《儀禮·大射》: “賓降西階下,再拜稽首,小臣正辭。” 鄭玄注: “正,長也。” 《禮記·王制》: “三十國以爲卒,卒有正。” 鄭玄注: “正,亦長也。”
❷畫也。《詩經·小雅·斯干》: “噲噲其正,噦噦其冥。” 毛傅: “正,長也。” 鄭玄箋:“正,畫也。”
❸謂天官。《周禮·天官·大宰》: “乃施法於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貳,設其攷,陳其殷,置其輔。” 鄭玄注: “正,謂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也。”
❶正處也。《周禮·天官·大宰》: “歲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會。” 鄭玄注:“正,正處也。”
❺行無傾邪也。《周禮·天官·小宰》: “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四曰廉正。” 鄭玄注: “正,行無傾邪也。”
❻鵠的。《周禮·天官·司裘》: “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 鄭玄注: “鄭司農云: 鵠,鵠毛也。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二尺曰正,四寸曰質。” 《禮記·中庸》: “子曰: 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身。” 鄭玄注: “人畫曰正,棲皮曰鵠。” 陸德明《經典釋文》: “正,音征,注同。……正、鵠皆鳥名也。一曰正,正也; 鵠,直也。大射則張皮侯而棲鵠;賓射則張布侯而設正也。” 《禮記·射義》: “子曰: 射者何以射?何以聽?循聲而發,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乎!” 鄭玄注: “畫曰正,棲皮曰鵠。正之言正也,鵠之言梏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正,音征,注同。”
❼讀爲征,税也。《周禮·地官·司門》: “幾出入不物者,正其貨賄,凡財物犯禁者舉之。” 鄭玄注: “正,讀爲征,征,税也。”《周禮·夏官·小司馬》: “惟加田無國正。” 鄭玄注: “鄭司農云: 正,謂税也。”
❽猶“聽” 也。《周禮·夏官·家司馬》:“家司馬各使其臣,以正於公司馬。” 鄭玄注: “正,猶聽也。”
❾猶“善” 也。《儀禮·士冠禮》: “三加曰: 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福。” 鄭玄注: “正,猶善也。” 《儀禮·士喪禮》: “決用正。” 鄭玄注: “正,善也。”
❿於周爲鄉師之屬。《禮記·王制》: “成獄辭,史以獄辭告於正,正聽之。” 鄭玄注: “正,於周爲鄉師之屬,今漢有平正丞,秦所置。”
⓫平也。《禮記·月令》: “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甬,正權概。” 鄭玄注: “同、角、正,皆謂平之也。”
⓬正者政也。《禮記·文王世子》: “庶子之正於公族者,教之以孝悌睦友子愛,明父子之義,長幼之序。”鄭玄注: “正者政也。”
⓭魯讀爲“誠”。《論語·述而》: “正唯弟子不能學也。”鄭玄注: “魯讀正爲誠,今從古。”(《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述而》:“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鄭玄注: “魯讀正爲誠,今從古。” (《通德堂經解》) 《論語·述而》: “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鄭玄注: “魯讀正爲誠,今從古。”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弓箭 > 正
正  zhēng

箭靶上鵠的中心。二尺見方。《詩·齊風·猗嗟》:“終日射侯,不出正兮。”鄭玄箋:“正,所以射於侯中者。”孔穎達疏:“正者,侯中所射之處。”北周·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正繪五采之雲,壺寧百福之酒。”參見本類“侯”。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猛禽部 > 鷹隼 > 鶙鵳 > 正
正  zhèng

亦作“鴊”、“𨾖”。鶙鵳之異名。即雀鷹。《詩·齊風·猗嗟》:“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孔穎達疏:“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間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俊,故射取名焉。”《集韻·平清》:“鴊,鳥名。《方言》:‘齊魯間謂題肩爲鴊。’”又《去諍》:“鴊,𨾖,鳥名。鶙鵳也。”

正zhèng

❶旧时北京的瑞蚨祥号绸布洋货店货价暗码,谓数目九。参“诚、纯、守、慎、且、敏、善、就、正、习”条。
❷旧时金银业谓数目五。参“口、介、春、比、正、位、化、利、文、成”条。
❸一作“泰”或“华山”。旧时北京地区镖行谓西(方位)。
❹旧时云南滇西地区土匪谓中 (方位)。

正、五、九三长斋月【同义】总目录


正神足月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学理论术语。指文中情理的中正不偏,表现的合度中节,义近《论语·为政》 中“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的“无邪”。《文心雕龙·哀吊》:“割析褒贬,哀而有正”。《史传》:“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又:“析理居正,唯素臣乎”。和“奇”对文,是刘勰评判作品优劣的六项标准之一。“正”即“正式”,是一种自然形成的不容打破、不容违背的文体规范,如“章表奏议”的“典雅”,“赋颂歌诗”的“清丽”,“符檄书移”的“明断”,“史论序注”的“核要”,“箴铭碑诛”的“弘深”,“连珠七辞”的“巧艳”等。参阅“奇”条。

☚ 奇   通变 ☛

差、错、误;对、正

○差chà

(形)错误:~错|~谬| 一~二错|~三错四 | 阴错阳~|历久必~,宜及时修正 | 一点儿不~。

○错cuò

(形)不正确:~误|~讹|~乱|~怪|~觉|~字|弄~|看~|听~|~不了 |~得一塌糊涂|一点儿不~|大~特~|一~再~|将~就~|走~了门|说~了话|这件事做~了。

○误wù

(形)错误:~会|~诊|~差|~区|失~|讹~|舛~|谬~|笔~|脱~|正~|勘~|~入歧途|走出~区|一~再~| 自~~人|难免有~|准确无~。

●对duì

(形)正确:~不~|很~|有什么不~|做得~| 回答得~|究竟是谁~|承认自己不~|~,就这么办|数目不~。

●正zhèng

(形)合乎法度或一定标准的;正确:~确 |~路|~道|~理|订~|改~|纠~|辨~|公~|名~言顺|义~词严|字~腔圆|心术不~|扶~祛邪 | 改邪归~|发音不~。


侧、旁、偏;正

○侧cè

(形)旁边:~门 |~室|右~|马路的这一~|铁路两~种着柳树。

○旁páng

(形)旁边:~边|~门 |~听|~白 |身~|路两~|近~|~观者清|丢在一~|~听席|袖手~观|~门左道|~若无人|~见侧出 |~敲侧击| 目不~视。

○偏piān

(形)不正;不居中;倾斜:~锋|~转|~离|指针向左~了|这箭射~了 |照片挂~了 |正东~西| 中间~左|太阳~西了。

●正zhèng

(形)不歪斜:~路|~北|~前方|前后对~|帽子要戴~| 画挂得不~|上梁不~下梁歪。


倒、逆;顺、正

○倒dào

(动)使方向颠倒:把次序~过来|把书~着摆一行|把车头~过来。

○逆nì

(动)方向相反:~行|~流而上|~定理|~水行舟|~来顺受|~风点火自烧身|倒行~施。

●顺shùn

(动)使方向一致:把次序~一~|把自行车~着排起来|把船~过来。

●正zhèng

(动)符合标准方向;不颠倒:把次序~过来|地图挂倒了,请~过来|书要~放。


副;正、主

○副fù

(形)居第二位的;辅助的:~题|~职|~官|~食品 |~部长。

●正zhèng

(形)基本的;主要的:~文|~编|~本|~角儿|这里他是~的,我是副手。

●主zhǔ

(形)负主要责任的:~任|~编|~考|~将|~管。


歪、斜;正

○歪wāi

(形)不正:~斜|~脖子|~着身子|帽子戴~了 |镜框挂~了|字写~了 |~~扭扭|东倒西~|七~八斜|~打正着|上梁不正下梁~。

○斜xié

(形)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坡|~线|~纹|倾~| 歪~|这条线画~了 | ~风细雨 | 目不~视。

●正zhèng

(形)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的:~南|~方|~方体|~前方|平~|端~|站得~|前后对~|位置放~|歪打~着|矫枉过~|上梁不~下梁歪。


负;正

○负fù

(形)(一)小于零的:~~得正|~利率|~增长|~效应。
(二)指得到电子的:~极|~电子。

●正zhèng

(形)(一)大于零的:~数|~号。
(二)指失去电子的:~电|~极。

副←→正 主fù ← → zhèng zhǔ

副:辅助的。
正:主要的。
主:负主要责任的。
【例】 他是副手,你是主攻手。我是正职,他是副职。


歪←→正wāi ← → zhèng

歪:斜;偏;不正。
正: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
【例】 快活一咂嘴,嘻嘻笑了,歪着头问: “队里的麦子是专为你的羊种的吗? ”(吉学霈:《两个队长》) 她望着老蔡说:“蔡队长,为了争取张金龙转变,我什么话都说到了,心也使碎了,可是他根子不正秧子歪,跟咱们走不到一条道儿上,我要求和他离婚! ” (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侧←→正cè ← → zhèng

侧:旁边。
正:位置在中间。
【例】 在南山之侧。(《诗经·召南·殷其靁》) 我们走进了正门,拐一个弯,就转到列宁遗体停放的地方。透明的水晶棺里,淡红的电灯光下,列宁安静地仰卧在那里,一手握着拳,一手平放着,好象是睡着了一样。(周立波:《瞻仰列宁墓》)


邪←→正xié ← → zhèng

邪:不正当。
正:正当。
【例】 这几个人,既在水面上安身不牢,又不肯改邪归正跟随施按院,便改了旱路营生,会合他们旱路上一班好朋友,黑金刚郝武,一篓油谢标,草上飞吕万程,叫五更董方亮四个入伙。(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旁←→偏páng ← → piān

旁:汉字右侧的字形。
偏:汉字左侧的字形。
【例】 如“张”字,就是由“弓”和“长”两个构件按一左一右的方式合成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不是偏旁部首但也成为一个小的组成部分的,都是组字的构件。(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


正←→负zhèng ← → fù

正:大于零的。
负:小于零的。
【例】 而意义有零上与零下的不同。如何用数来描述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呢? 为此,我们首先区分它们的意义,选定其中一种为正,如零度以上、增加、收入等看做是正的;而与它们相反的,如零度以下、减少、支出等着做是负的。(《初等数学》编写组:《代数》)


正←→误zhèng ← → wù

正:正确。
误:错误。
【例】 学生们正在做英语语法正误练习。


反←→正fǎn ← → zhèng

反:颠倒的,方向相背的。
正:正面。
【例】 这几年来,特别是这次会议上,我们着重于检查过去的缺点、错误,正确地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整个建设的部署,安排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正zhèng

〖动词〗
一、端正,使……端正(16)。《谏太宗十思疏》:则思正身以黜恶。——就想到要端正自身,斥退奸臣。《原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想修养自己身心的人,一定要先使自己的思想端正。《张益州画像记》:徐起而正之。——慢慢地把它扶起来放正。
二、作为主体(2)。《鲁仲连义不帝秦》: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那秦国如果肆无忌惮地自称为帝,进而不幸成为天下的主宰。《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臣闻《春秋》正即位。——我听说《春秋》重视继承君位。


正zhèng

〖副词〗
一、表示巧合。可译为“正好”(2)。《诸葛亮后出师表》:劳费正等。——消耗的劳力和费用正好相等。《豫让论》: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作为豫让,正应该贡献才能,尽自己的职责。
二、表示状态的持续。今语同(1)。《吊古战场文》:夜正长兮风淅淅。——黑夜正长啊寒风淅淅。


正zhèng

〖形容词〗
一、不偏,不斜(14)。《太史公自序》:拨乱世而反之正。——拨转乱世使它回到正路上来。《进学解》:《诗》正而葩。——《诗经》义正而辞藻华美。《箕子碑》:我得其正。——我能坚守正道。
二、正直,正当,真实(5)。《季梁谏追楚师》:祝史正辞,信也。——祝史真实的祝辞,这是信。《路温舒尚德缓刑书》:正言者谓之诽谤。——把正直的言论说成是诽谤。《马援戒兄子严敦书》:妄是非正法。——胡乱地议论正当的法则。三、纯正,不杂(1)。《小石城山记》:窥之正黑。——朝里看是纯黑色。

正zhēng

❶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尚书·舜典》:“月~元日,舜格于文祖。”(格:至。文祖:尧始祖之庙。)
❷ 箭靶的中心。《诗经·齐风·猗嗟》:“终日射侯,不出~兮。”(侯:箭靶。)
❸ 同“征”。征伐。《诗经·商颂·玄鸟》:“古帝命武、汤,~域彼四方。”《墨子·明鬼下》:“天下失义,诸侯力~。”
另见915页zhèng。


正zhèng

❶ 不偏,不斜。《荀子·正论》:“仪~而景~。”(仪: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景:同“影”。)姚鼐《登泰山记》:“泰山~南面有三谷。”
❷ 使正,纠正。《论语·尧曰》:“君子~其衣冠。”《吕氏春秋·察传》:“夔于是~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夔kuí:相传为舜时乐正,善音律。)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惧谗邪,则思~身以黜恶。”
❸ 治理,治。《商君书·农战》:“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也。”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余尝闻繁昌有大姓杀人,州县不能~其罪。”
❹ 适宜,合乎常规。《论语·子路》:“名不~则言不顺。”《汉书·严安传》:“刑罪少,则阴阳和,四时~,风雨时。”
❺ 公正,正直。《左传·隐公十年》:“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矣。”《汉书·苏武传》:“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❻ 准则,道理。《汉书·刑法志》:“法者,治之~,所以禁暴而卫善也。”《后汉书·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作浑天仪。”(璇机:仪器中能运转的部分。)
❼ 正确。《汉书·郊祀志下》:“谷永之言,不亦~乎!不亦~乎!”韩愈《答李翊书》:“然后识古书之~伪,与虽~而不至焉者。”
❽ 君长。《国语·楚语上》:“天子之贵也,唯其以诸侯为官~也。”《吕氏春秋·君守》:“既静而又宁,可以为天下~。”泛指官长。《左传·成公十八年》:“师不陵~,旅不逼师。”
❾ 嫡,嫡长。《谷梁传·隐公四年》:“诸侯与~而不与贤也。”《公羊传·哀公六年》:“夫千乘之主,将废~而立不~,必杀~者。”
❿ 主要的。方苞《狱中杂记》:“而十四司~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
⓫ 恰好,正好。《论语·述而》:“~唯弟子不能学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卿言当击,~与孤同。”
⓬ 正在,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曹操《苦寒行》:“水深桥梁绝,中路~徘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发。”(发:开放。)
⓭ 仅,只。《世说新语·方正》:“自过江来,尚书郎~用第二人。”《周处》:“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见清河。”
⓮ 通“政”。政治,政事。《左传·隐公十年》:“不贪其土,以劳王爵,~之体也。”《汉书·陆贾传》:“夫秦失其~,诸侯豪杰并起。”
另见911页zhēng。

修正;匡正。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谏诤之徒,以~人君之失。”罗振玉《与缪荃孙》:“现撰《殷商贞卜文字考》,杀青后当呈~也。”

☚ 三、求阅改文稿   正之 ☛

*

D5FD
㈠zhèng❶垂直的;不偏斜的:~前方/~南~北/上下对~/小张把歪倒的木杆扶~。
❷合规范;合标准;合法度:~确/~常/~当/~楷/走的是~路。
❸(指人的行为)端庄:~直/~派/公~/严~声明。
❹(指色、味等)纯,不杂:这块布的颜色不~/这道菜的味儿很~。
❺位置在中间:~座/~席/~房/~院。
❻主要的;基本的:~文/文件~本/他们单位有一个~主任、两个副主任。
❼指时间在某一点或是某一段的中间:~午时分/下午三点~。
❽凭证:指九天以为~兮,夫为灵修之故也(《离骚》)。
❾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三角形/~六边形。
❿恰好:~中下怀/你来的~是时候。(11)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的持续:小周~吃饭呢/外边~下着雨。(12)(纠改错误或偏差等)使符合规范:纠~/~风气/~人先要~己/他~了~领带/开展推广普通话的~音~字活动。(13)正面(与“反”相对):那张纸~反两面都写满了字。(14)(数学上)指大于零的数(与“负”相对):~数/负负得~。(15)(物理学上)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极/~电荷。(16)〈文〉治(罪):就地~法/~其乱政之罪。(17)〈文〉政治;政教:秦失其~,诸侯豪杰并起(《汉书》)。(18)姓。
㈡zhēng❶正月,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
❷〈文〉征伐:天下失义,诸侯力~(《墨子》)。
❸〈文〉箭靶的中心:终日射侯(箭靶),不出(偏离)~兮(《诗经》)。

部位

部位

部 面(正~;上~;侧~;里~;后~)
物体的正面,前面:阳(向~)
中间部位:肚(瓶~)
中心部位:腹(~地;~心) 央(中~)心(~髓;圆~;核~) 正(~中;~房)
靠边的部位:边(边缘;边际;边沿;边涯;边崖;边隅;边幅;边圉;天~) 涯(涯垠) 滨(海~) 沿(床~;灶~) 陲
物之边沿:
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
前部的边沿:前沿
周围的边缘:周边
所接近的某部的边缘:线(生命~;死亡~)
基础部位:址 基部
重要部位:要膂 要领
要害部位:亢(亢颈) 窍 脊 胸背 胸腹 心腹 心胁 要膂 蹊要 穴道 脖子(卡~) 项领

☚ 事物的一点   方面 ☛

纯粹

纯粹

纯(纯正;纯精;纯全;纯素) 淳(淳精) 净 雅粹 粹正
纯粹、单一,没有杂质::正(老狸~赤)醇(政治惟~) 纯一不杂
精纯不杂:醇粹(~正大)
精良纯粹:精纯 精醇
秀美精纯:秀粹
高超纯粹:高粹
(纯正不杂:纯粹)

☚ 纯净   精粹 ☛

改正2

改正2


就原有的文章、著作加以裁剪、改写:檃(檃括;檃栝) 櫽(櫽括;櫽栝)
整理改正:厘正
整治改正:釐正
纠正,改正:匡改 匡革
校正,改正:规正
删除改正:删正
修改使正确:修正 刊修
 校订修正:校修
 润色修正:润正
 矫正,修正:隐栝 隐括
校对改正:校改
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或字句上的错误:更正
 查究更正:究正
(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改正)

☚ 修改   删除 ☛

上半年各月

上半年各月

一月:陬(陬月) 正(正月;正岁;正春;春正;月正;新正;夏正) 早月 元月 初月 端月 孟月 孟春 献春 上春 首春 发春 春王 三阳 孟阳 开岁 肇岁 献岁 华岁 芳岁 无岁 首岁 太蔟 寅月 寅正 建寅月 十三月 三之日
正月初:开正
正月或立春前后:开春
农历得甲的正月:毕聚
一、五、九月:无羊月 三长善月 三长斋月
二月:如(如月) 令月 杏月 桃月 丽月 中春 春中 仲春 仲阳 竹秋 四之日 建卯月
三月:辰 蚕月 寎月 季春 暮春 殿春 杪春 晚春 末春 姑洗 建辰月 小清明 樱笋时 樱笋年光阳春三月
四月:余 槐月 梅月 阴月 荒月 乏月 麦月 麦候 麦秋 初夏 孟夏 首夏 始夏 纯阳 正阳 清和 仲吕 建巳月
农历四五月麦子成熟期间:麦序
五月:皋 午月 榴月 蒲月 恶月 毒月 仲夏 中夏 蕤宾 浴兰月
五月、九月、正月:三长月
六月:荷月 且月(极~) 暑月 伏月 焦月 季月 季夏 长夏 晚夏 精阳 林钟 徂暑

☚ 一个月   下半年各月 ☛

表面

表面

表(表皮;外表;体~) 上(地~;水~;路~) 被 皮(皮面)浮面
物的表面:
事物的表面:肤革
物体的表面:面(面子;被~) 上边
上面:上(~空;天~;楼~;以~) 高头
头的上方:头上
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窗;~线;~桥)
最上,最高:太上
下面:下(下方;~层;身~;以~)
身体下面:身下
侧面:颊 侧
近侧:
边侧:
不居中,边侧:偏(~房) 辟
一个侧面:
左手一侧:上手
左右两边:两旁 两傍 两侧
前面:前(前边;前头;前方;人~;山~) 面 腹(~背受敌) 襟 向上
先,前头:头上
前面和后面:前后 襟背
正面,前面:迎面
最前的:
远远地在前面:遥遥领先
后面:后(后头;后首;后边;~院) 背
正面:前(~面) 正(~房;~院;~反面) 面
向阳的一面:阳面
反面:反(~背) 阴 负面 背面
左面:左(左边;左首;左部;左头)
左手一边:上首
右面:右(右边;右首;右手边) 下手
这一边称另一边:对(对面;对边;对过;对门)

另见:边际 各方1 位置

☚ 各面   里外、中间 ☛

改正1

改正1

改 正(修正;矫正) 纠 更 釐(釐改) 收拭 攻熨
改正习性:矫性
改正缺点毛病,使自己更加完美:释回增美
不再做坏事,走上正路:反正 改邪归正回邪入正 返邪归正 由邪归正 拨邪归正 拨邪反正 归正弃邪
 改正错误,走上正路:弃旧图新 弃旧谋新
 迷途知返,改邪归正:返迷
 败家子觉悟后改邪归正:败子回头
 盗贼、赌徒等改邪归正:洗手(~洗澡)
 盗贼、赌徒等改邪归正,不再作恶:洗手不作
后来加以改正:追正
犯错误或遭挫折后自暴自弃,不思改正和进取:以烂为烂
 无所作为,以烂为烂:随倒就歪
(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改正)

另见:除去 改换 错误 习俗 力求 正确

☚ 改正1   悔改 ☛

刚好

刚好

恰(恰恰;恰好;恰正;恰则;恰巧;~便似) 乍 巧(~遇;正巧;刚巧;偏巧;可巧;凑巧;赶巧;碰巧) 刚(刚刚) 正(正好;~值;~是时候) 适(适中) 肯(肯分) 好(便好;可好;畅好)可可(~儿的) 当当 酌中
(恰好,合适:刚好)

☚ 适合   配合2 ☛

整齐

整齐

正(四方四正) 齐(齐平;齐截;齐整;平齐;齐割扎;齐蓁蓁) 不乱 规则 整娖 周整
整齐一致:划一(整齐~) 齐刷刷
整齐均一:齐均
有规则,整齐:规整
纵横整齐:引绳棋布
崭新整齐:新整
平正或平坦整齐:平整 平正
端庄整齐:端整
规矩整齐:规整 规正
匀称整齐:匀整
细致整齐:恭(恭正) 工整
鲜明整齐:鲜整
茂密整齐:森整
华丽整齐:华整
宏伟整齐:宏整
精良整齐:精严 精整
整齐而严明:齐明
整齐分明,毫不紊乱:犁然不紊
十分整齐:井然 大齐 斩齐 崭齐 截齐 齐展展 刀斩斧截 整整齐齐一齐二整
像平板一样端正整齐:板正
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一丝不乱
极平整:斩平

另见:均匀 整洁 整肃 ︱不齐 乱

☚ 整齐   整齐的样子 ☛

平、正

平、正

正 歪斜 倾斜

☚ 华美   平 ☛

治理

治理

治(治办;治辨;治辩;治抚;平治;敷治;营治;班治;诘治;养治;葺治;辩治;条治) 理(理治;运理;干理;修理;辑理;长理;抚理) 尹(以~天下) 经(经理) 艾 乂 涖 莅 为 厘 釐(釐治) 统 综(综釐) 调 讨(讨理) 诛 匠 领 脩(脩领;脩平;脩缮) 宰(宰治)乱 甸 体 处 稽 正(正治;修正) 相 驭 御 靖 康 拨清 律 事(事修) 纲纪 纪纲 敦比 平济 汩越
治理的范围:尺幅
治理与教化:理育 理化
教化治理:化理
规划治理:经纬
 筹划治理:经治
经营治理:经略
领率治理:统治
掌管治理:典治
统辖治理:统理 综理
 天子统理国政:御政
 总揽,统理:揽统 揽总
统治,治理:治牧
修治,治理:陈修
管束治理:钤摄
协助治理:赞治 佐理
辅佐治理:佐治
辅助治理:济治 济理
协和治理:燮理
调和治理:调理
审察治理:校理
得到治理:理治
(统治,管理:治理)

另见:统治 管理 处理 整顿

☚ 治理   治理方式 ☛

各种人的妻

各种人的妻

称人之妻:
尊称别人妻:尊阃 贤阁 贤室 贤 德配 夫人
代称夫人:鱼轩
敬称对方妻:令正 令妻 令室 令阃 尊嫂 尊阃 尊阁 佳眷 贵眷 正 阁正 贤妻 贤内助
自己的妻:家花
兄弟之妻的统称:诸妇
满族称亲王、郡王等的妻子:福晋
诸侯之妻:少君 小君 内主
可汗之妻:可敦
儿子的妻子:媳妇(儿媳妇)
长子之妻:大妇
嫡长子之妻:冢妇
曾共贫寒的妻子:扊扅

☚ 各种妻   好妻子 ☛

正确

正确

正 对头 通确 端确 确然
确实正确:诚是
完全正确或十分吻合:丝毫不差 一毫不差 纤毫无爽 纤毫不爽 纤芥无爽
十分正确:一字不差 一字不爽
非常正确:无可挑剔
极其正确,没有偏颇:极正
事理正确,不可改变:一定不易
长期所形成的错误,往往被当作正确的:积非成是 久讹成真
正确而不可改变:一定不移
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颠扑不破 颠簸不破 颠扑不碎 颠扑无缝
(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正确)

另见:符合 道理 真实 ︱错误

☚ 正确   无错 ☛

正(方~;雅~;圆圆~~;端端~~) 端(~方;~楷;~坐) 危(正襟~坐)
正与偏:夷险
物体不歪斜:端正 楷正 齐整 端端 周正
精美端正:精楷
精粹端正:精整
不偏不歪,端端正正:不当不正 不当不对
不偏不倚,端端正正:不端不正
端正的样子:端然 危然
平而正:详正 详平 平正 平伏 平整贴平 齐平 均平
顺畅平正:通正
高而正:隆正
(位置居中,不偏斜:正)

另见:︱歪斜

☚ 凹下   歪斜 ☛

在某时

在某时

那个时候:当下
就在那个时候:即 比时 登时(~间)当时 当会
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
在这个时刻:此时 此刻 此事此际
正在那一点上:正(正点;~午;十点~)
正在生气、发怒的时候:气头上
就在当天:即日 当天 当日
就在当天晚上:当晚 当夕
就在当天夜间:当夜
在一定的时间内:间(夜~;午~;年~;期~)
某个时间里:期间 底下
处在父母丧事期间:宅忧

另见:某时

☚ 大致时间   时光 ☛

味道好

味道好

香(肉~;~甜可口)
菜肴、瓜果等滋味好:鲜美
感觉味道好:干味(食不~)
食物味道好,感觉惬意:砸嘴舔唇
味香,滑溜:香腻
滋味令人喜欢:津津有味
味美易嚼:鲜嫩
味美诱人:泥泥
色红味香:红香
味道美好:鲜 味美
觉得味道美:甘味
菜肴、瓜果等滋味美好:鲜美 甘鲜 甘美
丰盛鲜美:甘丰
食物味道好,与众不同:别有风味 别具风味 另有风味
食品味道极美:绝口
质厚味美:醇美
味道纯正:正(正味) 是味儿
味道浓厚纯正:醇正
滋味、气味等香而醇正:香醇
十分纯正:滴水不羼

☚ 美味1   可口 ☛

靶子

靶子

靶(~台:~场;靶牌;枪靶;胸~;头~;活~) 垛(棚垛:射垛) 侯 鹄(鹄的;鹄子;射鹄;正鹄) 臬 堋(堋的;射堋) 帖(破~) 彀 格 准(准的;准鹄;准头;准执) 仪的 躲子 射棚 耦象 质的 招质 椹质 标的 标鹄
箭靶:箭垛 马蹄 埻的 射亲
土筑的箭靶:射垛
布制的箭靶:布侯
铁制的箭靶:铁帘
远距离的箭靶:长垜
彩绘的靶:画的
挂着的靶:悬侯
可移动的靶:活靶(活靶子)
靶上的环形圈:环(靶环;中~)
靶中心:的(的鹄;格的) 鹄(鹄的) 埻 正(正鹄) 槷 靶心
红色的靶心:贴晕
靶的红点:红心
箭靶的黑心:乌珠
靶中心的周围部分:
靶的上下幅:
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 军品   战具 ☛

宗支

宗支

派 支派 支脉 支裔 支胄 宗枝
亲族,宗支:支属 支类
家庭的一支:房(长~;本~)
同宗的各房分支:门房
正支:嫡(嫡派;嫡系) 正(正宗;正派;正系) 的嗣
旁支:庶(支庶)
家族中不是同一房的:隔房
同宗血缘较近的分支:近支
同宗旁支:枝叶
宗族内部嫡庶与大小宗支:宗(宗派)
后裔支派分布很广:枝布叶分 枝分叶散
(同宗族的支派:宗支)

☚ 世系   辈分 ☛

订正

订正

订 校 刊(刊改) 是(是正) (正) 厘正
订正文字谬误:订谬 订讹
 补充缺漏,订定错误:补漏订讹
订正讹误:刊误
订正著录:校录
讨论订正:讲订
 商讨订正:商订
 研讨订正:讨正
校勘订正:雠订 校订
考查订正:厘正 详订
 考核订正:考正考订 校定 刊究
稽考订正:稽订
整理订正:综校厘订
修改订正:刊(刊裁) 改定 修订 订定
 审阅修订:审订
 整理修订:釐剔
 编纂修订:编订 纂订
删改订正:窜定 笔削
 删除订正:删订
 删削订正:芟正
 研讨删订:讨删
逐条订正:条正
指教订正:指正
(改正文字中的错误:订正)

☚ 校订   考订 ☛

状态

状态

态(形~;气~;势~;事~)
状态和形势:态势 势态 姿势
骑马的姿势:魁星踢斗
势态非凡:凤翥龙翔
表示状态:然(突~;显~) 如(空空~也)
表示正处于某种状态:
表示状态的持续:正(~在)
通常或本来的状态:常态 常度
事物处于开始、萌芽的状态:胚胎
草木的萌芽状态:权舆
事物尚处于开始或轻微的状态:嫩(~叶;~芽;纤~)
生物的生存、发展状态:生态
通常或本来的状态:常态
正常的状态:常态 恒态 恒姿
从前的常态:旧态
运动变化的状态:动态
相对静止的状态:静态
物体呈现紧张的状态:紧张
事物、活动等十分紧张的状态:白热(白热化)
(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状态)

☚ 形态   扬起、下垂 ☛

即位

即位

践位 践祚 践阼 践统 践极 登位 登阼 登祚 御极
天子即位:履极 履祚
登天子位,继承帝业:履籍
即帝位:提象
帝王即位:登基 登极 践祚 践位 践极 建极 升祚 即祚 即阼 临祚 临阼 御干 即帝位
登帝王位:登庸
做帝王:南面
受禅让,即帝位:登禅
帝王登位,就职:正位
当国,居于帝位:践国
即帝位执政:称制 称临
登上皇位:立(立国;立极;继立) 正(居正;体元居正) 龙升 顶冕 蹙踏 握符 握图 御基 登位 登帝 登天 登枢 登大宝 登龙位 登帝位 黄袍加身 黄袍加体龙飞九五 面南背北 体元立极 体元表正
皇帝登位:跃龙
皇帝即位:继明
皇帝刚即位:新极
登基,继承皇位:
皇帝即位掌权:升统
由摄政或监国正式即皇帝位:即真
登皇后之位:践翟
登宰相之职:登相 登宰
新君登位:新立
继登皇位:嗣临
帝王未登位:龙潜
(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即位)

另见:宫殿 皇帝 上任 统治

☚ 上任   做官 ☛

表示动作

表示动作

打(~水;~伞)
 表示某种动作:上(~台;~书;~车;~坟)
 表示做某动作:来(让我~)
表示动作的开始:赶(~上去) 将(打~进去)
表示动作的进行:乍 正(正在) 方(~兴未艾)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并且 边…边…(~说~走) 且…且…(~战~走)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一壁…一壁…
表示动作紧接:继(~之;~而;~后) 之后 而后 然后 随后 随即 随之 随手 跟手 跟着 接着
表示动作简便短暂:一(不妨~试)
表示动作频繁:直(~哭) 一个劲儿
表示动作、状态持续:来(一路走~) 着(走~;看~) 还 仍旧
表示动作接连不断:一下下 一下又一下
表示动作不能顺利完成:不上来(答~)
表示动作完成:上(骑~;考~)
表示有所动作:裸袖揎衣

☚ 动作   动作快 ☛

序数

序数

第(~五;~十)
第一:一(压一;天下第一) 头(头号;头名;当头) 首(首位;首先;首冠;榜首;首屈一指) 甲(甲等;~级;首甲) 冠(冠首;摽冠;三连~;全国之冠) 魁(魁首;大魁;元魁;夺~) 状元 巨拇 称首
第一的:初(初一) 大(~伯;老~)正(~月;~旦) 元(~月;~旦;~配) 长(~兄)
第二:二(老二) 次(~日;~子;其~) 亚(~子;~军) 仲(~兄)乙(~等;~级) 副(~职;~手)
第三:三(老~) 丙(~等) 叔(~弟)
第四:四(老~) 丁(~等)
(表示次序的数目:序数)

另见:次数 名次

☚ 名额   次数 ☛

正zhèng;zhēng

(一)之盛切,去劲。
❶正中,平正。《书·说命》:“木从绳则~,后从谏则圣。”
❷正直,公正。《韩非子·守道》:“暴者守愿,邪者反~。”
❸纠正,整饬。《荀子·王制》:“~法则,选贤良。”
❹官长,君长。《礼记·王制》:“狱成告于~。”
❺嫡正,嫡长。《榖梁传·隐公元年》:“与~而不与贤。”
❻副词。仅仅;恰恰。《世说新语·自新》:“平原不在,~见清河。”
(二) 诸盈切,平庚。
❶农历元月。《书·舜典》:“月~元日。”
❷箭靶中心。《诗·齐风·猗嗟》:“终日射侯,不出~兮。”
❸通“征”。征伐。《墨子·明鬼》:“天下失义,诸侯力~。”

〖正〗

(一)粵 zing3〔政〕普 zhènɡ

❶ 正確,不偏不倚。許慎《說文解字》:「〜,是也。」孟軻《孟子.滕文公下》:「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位,行天下之大道。」
❷ 端正,正直,有成語「〜大光明」。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屈平〜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
❸ 主,與「副」相對。《史記.五帝本紀》:「是為嫘祖,為黃帝〜妃。」
❹ 改正,修改。《論語.學而》:「就有道而〜焉。」(向有道的人請教,改正自己。)
❺ 整理。《論語.堯曰》:「君子〜其衣冠。」
❻ 原理,規律。莊周《莊子.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若夫:至於。)
❼ 副詞,正好,恰好,有成語「〜中下懷」。張岱《湖心亭看雪》:「一童子燒酒,爐〜沸。」
❽ 副詞,正在。李嶠《市》:「司馬〜彈琴。」(司馬:司馬相如。)

(二)粵 zing1〔晶〕普 zhēng

正月,農曆每年的第一個月,粵語有「新〜頭」,指正月或正月初一到十五期間。《詩經.小雅.正月》:「〜月繁霜,我心憂傷。」

❶指正气。《素问·五常政大论》:“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见正气条。
❷指十二经脉之正经,以别于支络。《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
❸按一般规律进行的疾病过程。《素问·至真要大论》:“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王冰注:“阴病阳不病。阳病阴不病,是为正病。”

官名。西周时始置。此后历代置废无常,职掌各异。《礼记·王制》: “千里之外设方伯。5国以为属,属有长; 10国以为连,连为帅; 30国以为卒,卒有正;210国以为州,州有伯。8州8伯,56正,168帅,336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 唐代府兵制,低级军官有正,管50人。《资治通鉴·唐纪十》: “凡上府兵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300人为团,团有校尉;50人为队,队有正; 10人为火,火有长。”秦以后各代掌狱讼审判官有正。《汉书·百官公卿表》: “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旧唐书·职官志三》: “大理寺: ……正,2人,(从五品下); 丞6人,(从六品上); 主簿2人,(从七品上); 录事2人,(从九品上); 府28人,史56人。正,掌参议刑辟,详正科条之事……”

☚ 整宜尉   正字 ☛

谥号。君主与大臣之美谥。《逸周书·谥法》曰: “内外宾服曰正。”郑樵《通志·谥略》把“正”列为上谥。历朝谥 “正” 的君主很少,如清穆宗(继天开支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考信敏恭宽毅皇帝)、清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知端俭宽勤景皇帝) 的谥号中有 “正”。大臣中谥“正” 的则比较多,如文正等。

☚ 昭   敬 ☛

(一) zheng正月。(二) zheng❶不偏不斜。如:端正,正中,正前方。
❷正面。如:这张纸正反两面都有印有图文。
❸正直,正当。如:正派,正路。
❹纯正。如:正红,正蓝,气味不正。
❺合乎法度,端正。如:正楷,正体。
❻基本的,主要的。如:正文,正本,正职。
❼各边角度与各内角大小都相等的图形。如:正方形,正六边形。
❽大于零的数目。如:正数。
❾与负电极相反。如:正电,正极。
❿使之端正。如:正一正军帽,正人先正己。⑾改正,纠正。如:正误,正音。⑿表示动作在进行中。如:正在瞄靶,正审问俘虏。⒀恰好。如:正中下怀;爆破得正是时候。⒁姓。

正政zheng

(一)副词。(A)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姿势端正、位置正中,或与另一情况正相吻合,相当于“端正地”“不偏不倚地”“正好”等。如:❶坐者百数,皆离席伏,护独东乡正坐。(《汉书·楼护传》“正”句:在座的宾客一百多人,都离开席位俯伏在地,唯独楼护面向东方端正地坐着。)
❷江南徐铉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处。乃笔锋直下不倒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梦溪笔谈·书画》“正”句:江南徐铉擅长写篆字。透过日光看他的字,笔画的中心有一缕浓墨不偏不倚地正在当中,就是到屈折拐弯的地方,也在当中,没有偏向一侧的地方。这是由于笔锋直下不向旁侧偏倒;所以笔锋能够常在笔画的正中。这是写字运笔的要法。)
❸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正”句:孙权叹息道:“众人所持意见,都很使我失望。而今〔只有〕你阐明宏图大略,正好与我意相同。”)(B)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以公正的态度施行,相当于“正直地”等。如:
❹御史大夫张汤……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史记·汲黯传》“正”句:御使大夫张汤……不肯正直地为天下人讲话,专门迎合君主的旨意:君主心里不喜欢的,就跟着诽谤他;君主心里所喜欢的,就跟着赞扬他。) (C)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相当于“正在”等。如:
❺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正”句:再沿着溪水往下走,溪边香气袭人,原来是一枝梅花高挺着正在开放。) (D)用于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前,表示颜色的纯正,相当于“纯”。如:
❻水色正黑,俗名曰黑水池。(《水经注》“正”句:水的颜色纯黑,俗名叫黑水池。) (二)连词,用于让步复句的前一分句,相当于“即使”等。如:
❼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世说新语·文学》“正”句:不但能谈《白马论》的人不易得到,即使是能听懂的人,也不易得到。)

☚ 朕   之 ☛

正zhēnɡ

 (正月)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the first moon
另见 see also zhènɡ。
◆正旦 [书] the lunar New Year's Day; 正月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the first moon


正zhènɡ

Ⅰ  ❶ (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 straight; upright; due: 摆得端 ~ put sth. straight; ~ 前方 the due front; ~ 北 [南] due north [south]; 把柱子扶 ~ set the post upright; 这画挂得不 ~。 This picture is not straight.
❷ (位置居中) main; situated in the middle; ~ 院儿 the main courtyard; ~ 殿 main temple or palace
❸ (正面) right; obverse: 胶卷的 ~ 面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lm; 事物的 ~ 反面 the reverse and the obverse side of things
❹ (正直) honest; upright: 公 ~ just; fair; impartial; 方 ~ upright; righteous; 端 ~ upright; regular
❺ (正当) right; correct: ~ 轨 the right [correct] path or track
❻ (纯正) (of colour or flavour) pure; unmixed: ~ 味 pure flavours; ~ 货 unmixed goods; ~ 黄 pure yellow; 味儿不 ~ not the right [proper] flavour
❼ (合乎法度; 端正) standardized; regular: ~ 体字 standardized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
❽ (基本的; 主要的) principal; chief; major: ~ 课目 major subjects; 代表团的 ~、副团长 the chief and the deputy leader of a delegation; ~ 驾驶员 first pilot; ~ 教授 full professor
❾ (图形的各边长度和各角大小都相等的) regular: ~ 六角形 regular hexagon
❿ (大于零的) positive; plus: ~ 角 positive angle; ~ 量 plus
⓫ (失去电子的) positive; plus: ~ 离子 possitive ion; cation
⓬(用于时间, 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正中) sharp; exact: 十点 ~ at ten o'clock sharp; 在 ~ 午时 at high noon Ⅱ  ❶ (使位置正; 使不歪斜) set [put] right: ~ 一 ~ 帽子 put one's cap straight
❷ (使端正; 改正; 纠正) rectify; correct; adjust: ~ 人先 ~ 己 set a good example with one's own conduct Ⅲ  ❶ (恰好) just; exactly; right; precisely: 大小 ~ 合适 just the right size; ~ 是此时此地 right here and now; ~ 因如此 precisely because of it; ~ 如你所说 just as you say; 那人 ~ 是吴教授。 It was none other than Professor Wu. 我 ~ 要谈这个问题。 I'm just coming to that point. 这 ~ 是我们的想法。 This is exactly what we think. ~ 是这些人创造了这样伟大的奇迹。 They are the very people who worked such wonders.
❷ (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的持续): ~ 下雪呢。 It is snowing. 铃声 ~ 响。 The bell is ringing. 时钟 ~ 打12点。 The clock was striking twelve. 他 ~ 吃着饭呢。 He is having dinner. Ⅳ  (姓氏) a surname: ~ 锦 Zheng Jin
另见 see also zhēnɡ。
◆正本 reserved copy (of a library book); original (of a document); 正本清源 reform from the bottom [from the heart]; clarify matters and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ngs; reform radically; overhaul thoroughly; clear up the source of moral character; strike at the root of the evil; 正比 {数} direct ratio; direct proportion; 正比例 {数} direct proportion; 正步 {军} parade step; goose step; positive step; 正餐 dinner; [美西南部] almuerzo; 正常 normal; regular; average; 正齿轮 spur gear; spur gear wheel; 正大 upright; honest; aboveboard; 正大光明 be open and aboveboard; conscientious; frank and righteous; just and honourable; 正旦 a young or middle-aged female character type (dressed in black) in Chinese operas; 正当 just when; just the time for; 正当 proper; rightful; rational [reasonable] and legistimate; 正道 the right way; the right track; the correct path; 正点 on schedule; on time; punctually; 正电 positive electricity; 正电荷 positive charge; 正电子 positive electron; antielectron; positron; 正定 {数} positive definite; 正定霉素 daunomycin; 正多边形 {数} regular polygon; 正法 execute (a criminal); 正反 positive and negative; 正反馈 positive feedback; regenerative feedback; positive regeneration; regenerating; 正方 square; 正方形 square; 正房 principal room (in a courtyard, usu. facing south); legal wife; 正负 plus-minus; 正负电子对撞机 positive-negative electron collider; 正告 earnestly admonish; warn sternly; inform in all seriousness; 正割 secant; transversal; 正骨 {中医} ulna; bone setting; bone knitting; 正规 regular; standard; normal; 正轨 the right path [track]; 正果 the spiritual state of an immortal reached by practising Buddhism; 正好 just in time; just right; just enough; happen to; chance to; as it happens; exactly; 正号 positive sign; plus sign; 正横 {航海} on the beam; abeam; 正火 {冶} normalization; normalizing normalize; 正极 positive pole; anode; positive electrode; positive plate; plus plate; 正交 {数} {物} {电} orthogonal; perpendicular; normal; orthogonality; quadrature; 正交场 crossed field; orthogonal field; 正教 the Orthodox Church; 正截 abscissus; 正经 [旧] the Thirteen Confucian Scriptures; {中医} regular channels; the twelve channels; 正经八百 look prim and proper; be poker-faced; in all seriousness; ear ̄ nest; serious; 正经 decent; respectable; honest; proper; serious; standard; [方] really; truly; indeed; 正楷 (in Chinese calligraphy) regular script; 正离子 kation; positive ion; 正理 correct principle; the right thing to do; 正梁 {建} ridge purlin; 正六面体 {数} regular hexahedron; right parallelepiped; 正路 the right way [course]; the correct path; 正论 correct and sensible view; 正脉冲 positive pulse; positive-going pulse; 正面 front; frontage; facade; the obverse side; the right side; positive; directly; openly; 正派 upright; honest; decent; 正偏 positively biased; 正片 {摄} positive; {电影} copy; feature (film); 正品 certified products; quality products; certified goods; normal products; A- class goods; 正气 healthy atmosphere [trends, tendency]; {中医} vital energy; 正巧 happen to; chance to; as it happens; just in time; in the nick of time; just at the right time; 正切 {数} tangent; 正确 exactness; correct; right; proper; rightness; rectitude; validity; 正人君子 upright gentlemen; upright person; a man of honor; a man of moral integrity; a prince among men; the “respectable gentlemen”; 正如 exactly as; just as; 正色 [书] pure colours; with a severe countenance; {中医} normal colour of skin; 正射 normal incidence; or ̄ thographic; 正时 correct timing; correct time; 正史 history books written in biographical style; 正式 formal; official; regular; 正式合同 formal contract; official contract; 正事 one's proper business; 正室 [旧] legal wife (as contrasted with concubine); 正视 face squarely; face up to; look squarely at; 正手 {体} forehand; 正书 (楷书) (in Chinese calligraphy) regular script; 正数 {数} positive number; 正态 orthostate; normality; 正题 subject of a talk or essay; {哲} thesis; 正体 standardized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 regular script; block letter; 正厅 main hall; stalls; 正统 legitimism; orthodox; 正投影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正位 normotopia; 正文 main body; text; 正午 high noon; 正误 correct (typographical) errors; 正弦 {数} sine; 正弦波 sinusoidal wave; sine wave; sinusoid; 正像 {物} erect image; positive; 正向 {电} forward direction;
正形{图} conformality; 正序 positive sequence; 正压 malleation; positive voltage; positive pressure; barotropy; 正盐 {化} normal salt; 正言厉色 with a severe countenance and a harsh voice; put on a stern countenance; serious and severe; severe in speech and countenance; upright appearance; 正颜厉色 look serious and severe; speak in earnest and look serious in one's attitude; put on a stern countenance; sedate and grave; with a severe countenance; with a stern look; 正业 regular occupation; proper duties; 正义 justice; just; righteous; (of a language or writing) proper [correct] sense; 正义感 sense of justice [righteousness]; sense of what is right; 正音 correct one's pronunciation; standard pronunciation; 正余弦 sine and cosine; 正在 in process of; in course of; 正则 {数} {物} canonical; regular; 正职 principal (as contrasted with deputy); 正直 honest; upright; fair-minded; 正治 {中医} routine treatment; 正中 middle; centre; 正中 be just what one hopes for; 正中下怀 fit in exactly with one's wishes; after sb.'s heart; be as well as one's heart could have wished; be exactly [just] what one wants [hopes for]; exactly to sb.'s liking; hit [strike] one's fancy; suit one's book; It meets my views exactly.; This was how my heart would have it.; 正轴 positive axis; orthoaxis; 正字 regular script; standardized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 correct a wrongly written character or a misspelt word; 正字法 orthography; 正宗 orthodox school; traditional; 正座 seats in the stalls

正zhèng

官名。1、长、长官。《尔雅·释诂下》:"正、伯,长也。"注:"正、伯,皆官长。"《尚书·商书·说命下》:"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注:"正,长也,言先世长官之臣。" 2、掌狱讼的官。《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东汉也置,仍为廷尉的副长官,掌评决诏狱和审理下属执法机关中疑难不易审理的案件。见《后汉书·百官二·廷尉》。 3、掌司四时的官。《新唐书·百官二·司天台》:"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正各一人,正五品上;副正各一人,正六品上。掌司四时,各司其方之变异。"

楚职官名。包山楚简21、26、31等简有“正旦塙”、“正罗寿”、“正秀不孙”等人,为相关各简的记录者。又59、131简有“长沙正”、“阴之正”,从简文内容看,应是相关各地的司法官员。

(1) 官长之称。《尔雅·释诂》郭注:“谓官长”。传说颛顼和帝喾时代就以木正、火正、金正、水正、土正、南正等来称呼擅长各种生产技能的氏族首领和管理宗教和民事的宫。夏代有牧正、车正、庖正诸官;《左传·隐公六年》所谓五正,即指五种职官之长;秦汉以后有宗正、廷尉正等官;唐以后司天监有五官正;元代侍正府有侍正。(2)地方行政官的属吏名。隋代于州、郡、县各置“正”,地位在丞、尉之下,略高于主簿、佐史等。(3)北洋政府时期陆军同等官名,相当于校官。如军需正、军医正、司药正、兽医正、测量正,均为一、二、三等,即上、中、少校;在海军称为“监”。

正zhèng

本清源|道坦途|道直行|儿八经|己守道|襟危坐|经八百|名责实|气凛然|人君子|色直言|心诚意|言直谏|颜厉色|义凛然|直不阿|直无私|中下怀

❷ 不之风|持不阿|词理直|扶黜邪|刚不阿|刚无私|公不阿|公廉洁|公廉明|公无私|名言顺|明典刑|清廉洁|清廉明|以视听|义词严|中无私|字腔圆

❸ 不务业|垂绅笏|端本源|风华茂|光明大|就地法|匡谬俗|凛然气|明婚配|明媒娶|明堂道|清廉直|善终寝|寿终寝|堂堂|歪打着|危言色|言归传|验明身|一板经|一本经|作古

❹ 秉公持|拨乱反|大中至|反邪就|改邪归|归邪反|矫枉过|矫邪归|匡乱反|廉能清|去邪归|神清气|贤良方|邪不压|心术不

正,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古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和金文的早期字形都是从止从丁,丁亦聲。金文前四字形是商代字形,其中第四字形从二 “止”,可視爲繁體。有學者説“丁” 即 “城” 的初文,但作爲構形部件則與 “□”(圍)含義相近,故或説从止从□會意。仔細比較甲骨文與金文字形會發現,表示相同意義的意符字可以用綫條勾勒,也可以寫成塊狀,因此,在古文字體系中,“丁” “□” (讀 “圍” 或 “方”)多見通用。當然也可以這樣理解: 那個或方或圓或在方圓之間的圓圈或圓塊,本來就是一個意義寬泛的符號,用在不同字形裏可能會代表不同意義和不同作用, 比如从止就可以理解爲邁開脚走向城邑或走向目的地,又兼作聲符,但是後來,這個圓圈或圓塊逐步寫成了一横,故隸定作 “正”。甲骨文第六字形是西周甲骨文,从彳从正,正亦聲,隸定作 “征”,則知 “正” “征”本是一字。“正” 的本義是出行或巡視,引申爲征伐、平定、正直、純正、匡正、治理、規範等義。卜辭或用征伐義。銘文或用征伐義,或用正直義,或用官長義,或通 “政”,諸義實皆相因相成。提示: 銘文或用 “正” 表示征伐義,但銘文也有“征”字,字形作,末字隸定作“𨒌”,《新金文編》收入“𨒌”字條。 此字銘文或用出行義, 或用征伐義,與 “正” 的用法相同,銘文 “正月”或作 “征月”。
楚簡帛文作,猶從古體,上增飾筆。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正zhèng

(甲)
会意字。甲骨文,下为“止”,表示行进;上为一个圆(圈或点),表示前进的方向,引申为目标。也可认为“止”字上的圆表示太阳。太阳当头,日影在脚下,正午时分,引申为不偏不斜。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zheng
阴平:征(征求意见)
症(症结)
钲(古代军用打击乐器)
上声:整(整齐)
去声:政(政府)
证(证明)
症(症状)
怔(发呆的样子)
相关链接
“正”也是古代射箭的靶子。“终日射候,不出正兮。”(《诗·齐风·猗嗟》)“正”之反为“乏”。如果“止”字上的圆点表示“中”,那么,“止”(之)字之上的一“丿”表示“偏”。(参见“乏”字条)

甲骨文;金文;篆zhèng

[一(意符) + 止(聲符) →正(《説文》:“正,是也。從一,一以止。,古文正。從二;二,古上字。,古文正。從一、足;足者亦止也。”正:1.zhèng脚趾的前方,即正前方。初文“反正”亦正。正,不偏爲正,與“歪”相對。在時間的某一點上。如正午。平面的“上面”和“外面”通常稱爲正面,另一面則稱“反面”;“主要”爲正〈正主任〉。數位上大於零的爲正,與“負”相對;“改正”爲正,與“錯”相對;“大公”爲正〈公正〉,與“私”相對;“無雜”爲正〈純正〉。2.zhēng〈正月〉。)]
《詩經·小雅·節南山》:“不懲其心,覆怨其正。”(不怪自己心不端,反怨别人給指正。)
《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説:“自身行爲端正,不下命令,下面照樣執行;自身行爲不正,就是下了命令,下面也不服從。”)
[戰國] 荀况《荀子·不苟》:“正義直指,舉人之過,非毀疵也。”(誠懇地當面指出别人的過錯,不是詆毀别人。)

正(zhèng)

,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属皆从正。徐锴曰:守一以止也。,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之盛切)
甲骨文作,作,从止,从囗。囗即城郭,用脚尖对准囗,来显示方向明确,向国邑行进。黄德宽《古文字谱系疏证》说:“甲骨文正或作,从止从丁(城之初文),会征伐城邑之意。丁亦声。”[1]从卜辞看“正”是“征”的初文,本义是远征。如:“癸未卜,寅,贞:王旬亡祸,王来正人方。”(《甲》3355)大意是说,最近十天没什么灾祸吧,王要出发远征人方。[2]杨树达云:“正为初文,皆加义旁之后起字。正已从止,复从辵从彳从廴,于形义为复赘。自从囗之形变为从二或从一,字形不显,遂有从古文上及一以止之臆说矣。”[3]
许慎所释是引申义。太炎先生说:“正为立正本字,从一,谓齐一之,齐一其足,即许说正字之义。”[4]
正部下只有一个属字“乏”,云:“《春秋传》曰:‘反正为乏。’”段玉裁注:“《左传》宣十五年文。此说字形,而义在其中矣。不正则为匮乏,二字相向背也。”此字战国中山王壶作,把正字上部的横画由平行改为歪斜,取不正即匮乏义成字。

(5画)
❶zhēng
❷zhèng

*正zhēng

5画 一部 正月,夏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新~。
 另见zhèng(516页)。


*正zhèng

5画 一部 
(1) (位置、方向)不偏不斜: ~南|房子朝向不~|身~不怕影斜。
(2) 特指位置在中间的、主要的: ~门|~房|~殿。
(3) 公平;不偏私: ~派|刚~。
(4) 合乎法度、规矩、事理等: ~理|~楷|~确|~点到达。
(5) 图形的各边长度和各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立体的各多边形都是正多边形而且都相等的: ~方形|~六面体。
(6) (色、味)纯,不掺杂别的成分: ~黄|味道不~。
(7) 嫡传的或出于本源的: ~统|~宗。
(8) 相对的两面中居于主要或积极地位的: 1. 与“反”相对: ~面|~比。
 2. 与“副”相对: ~本|~职。
(9) 使方向、位置、思想作风等端正;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 ~骨|~误|纠~|~人先~己|~了~帽子。
(10) 副词。
 1. 表示巧合。恰好;刚好: ~中下怀|大小~合适|时钟~打十二点。
 2. 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 老师~上课|外面~下着雪。
 3. 加强肯定语气: 问题~在这里。
(11) 姓。
 另见zhēng(515页)。

正()


甲骨文合集6307,殷
貞乎正𢀛方。

甲骨文合集5354,殷
貞王亡不正。

甲骨文合集15478,殷
貞用嵗于……正。

二祀其卣, 殷周金文集成5412,殷
才(在)正月遘(于)(妣丙)彡(肜)日大乙爽。

正觚,殷周金文集成6636,殷
(正)。

伯姜鼎,殷周金文集成2791,西周早期
隹(唯)正月既生霸庚申。

九年衛鼎,殷周金文集成2831,西周中期
隹(唯)九年正月既死霸庚辰。

師酉簋,殷周金文集成4288,西周中期
隹(唯)王元年正月。

梁其鐘,殷周金文集成187,西周晚期
天子事(使)(梁)𠀠(其)身邦君大正。

陳侯鼎,殷周金文集成2650,春秋早期
隹(唯)正月初吉丁亥。

庚兒鼎,殷周金文集成2715,春秋中期
隹(唯)正月初吉丁亥。
按: “正”上部横畫之上加一短横,爲 《説文》古文“”、“”所本。

姑馮𠯑同之子句鑃, 殷周金文集成424,春秋晚期
隹(唯)王正月(初)吉丁亥。

禾簋,殷周金文集成3939,春秋晚期
隹(唯)正月己亥。

中子化盤,殷周金文集成10137,春秋
中子化用保楚王,用正(征)梠(莒)。
按: 反向書寫。

正昜鼎,殷周金文集成1500,戰國晚期
正昜。

古璽彙編1397,戰國
宋正。

古璽彙編5095,戰國
正。

古璽彙編4371,戰國
正行。

古璽彙編295,戰國
勿正關鉨。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丙3,戰國
邦𧱌(家)緍(昏)亂, 安又(有)正臣。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60,戰國
正(政)不達(文), 生虖(乎)不達其(然)也。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2,戰國
父亡亞(惡),君猷(猶)父也,其弗亞(惡)也, 猷(猶)三(軍)之旃也,正也。

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3,戰國至秦
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官嗇夫一甲; 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

秦印文字彙編
正行。

居延新簡EPT59.205,西漢
亖年正月。

桐柏淮源廟碑,東漢
南陽守中山盧奴□君,處正好禮,尊神敬祀。

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
州辟從事,立朝正色,進思盡忠。

史晨後碑,東漢
蕩邪反正。

晉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頌陽,晉
是時正朔未加于華陽,王教不被于江表。

元敷墓誌,北魏
甫齡六十,以正光三年二月廿二日,終於治所。

元悌墓誌,北魏
優遊書圃,敖翔子集。刊彼己亥,正兹省立。

長孫囧墓碑額,東魏
魏故大中正長孫公墓銘。

李挺墓誌,東魏
方登正鉉,永調玉爥,豈言報施,曾不憖留。

關明墓誌,隋
方略義正,名顯前朝,而天不報善,奄然歸化。

王震墓誌,唐
簪白筆而坐風臺,共推剛正; 揮赤管而臨粉署,譽重彌綸。

史懷訓墓誌,唐
夫人頓丘李氏,隋兵部尚書圎通之孫,唐司農正卿孝崇之女。

董本墓誌,唐
若夫保姓受氏,封建肈於鬷川;服冕乗軒,正直光乎晉史。

李壽墓誌,唐
大唐故宗正卿右翊衛大將軍河北道行臺左僕射左武衛大將軍玄戈軍將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司空公淮安靖王墓誌。

張玄封墓誌,唐
清以勵己,正以當官。

玄秘塔碑,唐
空門正闢,法宇方開。
《説文》:“正, 是也。 从止, 一以止。 凡正之屬皆从正。 , 古文正从二。 二,古上字。 , 古文正从一、 足。 足者亦止也。 ”
甲骨文从止从丁(城邑之象形),意爲腳走向某地,本義爲行。引申而有“征伐”義。“征”、“𨒌”乃其後起加旁分化字。 西周金文或將所从的 “丁”填實, 或直接簡化爲一横,演變成後來的小篆字形。
卜辭中 “正”可作祭名,也用於表達征伐義,而 “正月”指一年的首月。西周金文中有用於 “官長”義者,如盂鼎 “殷正百辟”。簡帛材料中或借爲 “政”。
春秋戰國時期, 喜在 “正”上部横畫之上加一短横, 此爲 《説文》古文 “”、“”所本。 又, 中子化盤和秦印 “正”反向書寫, 仍爲 “正”, 不爲 “乏”。

☚ 正部   乏 ☛

正1.zhèng 2.zhēng

1.zhèng 甲骨文上从口(方框形。是丁的本字。后从戈,即成字,成字又从丁声。又分化为城。也是城、围(围墙)等的本字),下从止(趾),丁亦声。古音丁、正音同。《诗经》《伐木丁丁》。中古以后读zhēngzhēng,即dēngdēng。象人举趾往城邑去。又是征伐的征的本字(囗即是别国的城)。 甲骨文卜辞里常说“王正(征)某方(方国)”。或用为充足的足字。约到西周后期囗变一横,作“正”。如天字上部甲骨文原作囗象头部,后变一横。本读阴平。约到周代才有端正的正义。甲骨文征字个别才有加彳旁。后来金文、小篆、隶楷都用征作征伐和征行(如“长征”)义。和正字分化。正字读去声。正字指不偏不斜。如:正午|正中|正南正北。引申指合于法则、规矩的。如:正派|正当|正楷。又指图形各个边角都相等的。如:正方形。组词如:正经。引申指恰好。如:你来得正好|时钟正打12下。又表示动作在进行中。如:现在正开着会|我正出门,他来了。又引申改去偏差和错误。如:正误|正音。组词如:改正。又引申为纯,不杂(指色、味)。如:正黄|正色|正味。又表示相对的两面里的积极的一面。如:正面|正比|正电|正角|正项|正本|正册。
2.zhēng 甲骨文用作征伐的征时读阴平。周代以后“正”字一般不作“征伐、征行”义(少数也有些),而演变读去声。古书里个别还有用正为征的,为征伐义,又征税义。仍读阴平。另用于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传说尧舜和夏代时已用“正”为正月。甲骨文早期中期有“才(通在)正月”、“月一正”等。两周金文中“正月”词语很多。后来有时用正字代表正月。如:新正。

正★常◎常


表意,甲骨文、金文1上象城邑形,下从止,止为脚趾,表示去征伐敌方的城邑;金文2、小篆把城邑形简省为一横,隶定为“正”。本义读zhēnɡ,征伐(是“征”的本字),假借为正月,农历每年的第一个月;又读zhènɡ,引申为不偏斜、位置或时间在中间的、正面(片状物露在外面的)、合乎规则的、纯正的、基本的、主体的、使不歪斜、纠正、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在进行或持续中,也表示恰好,不多不少,不早不晚)等。
【辨析】
❶以“正”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zhènɡ:证、政、症∣zhēnɡ:征、怔、钲∣zhěnɡ:整∣ɡānɡ:罡。
❷正/在 这两个字都用于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在进行或持续中,区别在于:a.“正”侧重指时间,如“他正看电视呢”“外边正下雪”;“在”侧重指状态,如“小鸟在天上飞”“时代在前进”。b.“在”可以表示反复进行或长期持续,如“经常在怀念”“一直在寻找”;“正”不能这样用,如不能说“经常正怀念”“一直正寻找”。

(zhèng)

是也。从一,从止。
【按】正,古文作,象人腳朝某個地方行進,本義爲征行。因爲朝著一個固定的地方行進,故引申爲正直、正中。

隶zhēng

【析形】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囗,表示城邑,从止(趾),朝向城邑,表示行进的方向。金文字形将囗填实,又省为一横。篆、隶字形从之。
【释义】本义是远行,征伐。《墨子》:“天下失义,诸侯力正。”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征”。征伐是正对着目标行进,引申为端正、不偏斜、垂直。又引申指正面,相对的两面中积极的一面。后来也引申指纯正、不杂。这些意义读zhèng。[正本清源]指的是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Oracle it is from 囗 relating to the city,and from止(趾)(zhǐ)relating to the direction.
【original meaning】The conquest.

*正tjieng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是也。从一。一以止。 凡正之屬皆从正。 ,古文正。从二。 二,古文上字。 ,古文正。从一、足。足亦止也。(二篇下)
方塊為腳步行進的目標,為前往征伐的城邑?

☚ 戹   平 ☛
000004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