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咬字和吐字
指唱歌时将语言与音乐作完美结合的技艺性处理。唱歌时要充分表现作品的语言因素,须先从咬字、吐字着手。咬字,即把字头(声母或声母与介母〈韵母〉拼合的音)按照正确的“五音”发音方法发出来。所谓五音,指辅音在发音的唇、舌、齿、牙、喉5个发音部位而言。吐字,即把字腹(韵母中的韵腹)按照“四呼”的口形加以引长,把字尾(复韵母和鼻韵母中最后一个因素)按照十三辙归韵、收声。所谓四呼,指根据各种韵母发音不同着力部位和口形,分成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十三辙,是相同或相近韵母的分类结果。有发花辙、梭坡辙、乜斜辙、姑苏辙、一七辙、怀来辙、灰堆辙、遥条辙、由求辙、言前辙、人辰辙、江阳辙、中东辙。要把字交待清楚,正确表达词义,还应在同音乐自然结合的基础上,努力把字的“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唱准。完整的字由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组成。一般地说,唱歌时字头要唱得短促、敏捷、有力;字腹的口形要保持到该字的最后一个音的时值结束;字尾要求准确、分明、适当而又干脆;同时要注意歌唱的语气、语调的处理。唱歌吐字、咬字常见的毛病是:由于方言的影响而音读不准,或口、唇、舌等僵化引起咬字不清;有的人唱到每个音结束时喜欢闭嘴收声,有的过分注意字的音素发音,而对每个音素使用同样的力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