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索尔韦
欧内斯特·索尔韦 (1838—1922),比利时的工业家、化学家和管理学家。他出生于比利时布拉班特省的雷贝克。他曾就读于马隆纳学院,由于有病未能读完,以后主要靠自学成才。他在布鲁塞尔的一家煤气工厂中担任技术工作,1863年,发明了一种用氨水制造纯碱的方法。1865年,他开设了一家索尔韦公司,用他的方法制造纯碱,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1892—1900年期间,他进入比利时国会任参议员。1893—1913年期间,他曾捐献出大量资金建立或捐助给一些学术、科研机构,1914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创建了全国救济和供应委员会,1918年,比利时国王艾伯特为此而赞扬了索尔韦。他由于在科学上的成就曾获得利布尼茨奖章。
他的著作有: 《关于经济进步和社会道德的研究》 (1897)、《社会生产率主义》(1898)、《社会研究。关于生产率主义和会计主义的评价》 (1900)、《关于创建社会学学会的信件》 (1901)、《工业和科学》(1910)、《社会能学问题》 (1910) 等。
索尔韦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1) 他是 “生产率运动” 的先驱者。欧洲的所谓 “生产率运动” 就是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科学管理运动。索尔韦认为,人类福利的增进依赖于以日益减少的耗费获得日益增加的物品和服务,而这只有不断地装置更多更好的机器才能做到。无论对工人或对管理人员来讲,都应树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思想。这在当时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思想,以往的经济学家往往只是强调生产对一个国家整个福利的重要性。生产率或以同等耗费获得更多生产这一概念,是由美国人泰罗明确提出的,但他只是就一个工业企业的范围来讲的。而索尔韦则从整个国家来考察生产率问题,所以属于先驱者之列。
(2) 他把他的 “生产率主义者” 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改革方案的基础,他主张由国家在每一工厂中拥有股权,并由国家按照每一个人的生产率来调节其报酬。但索尔韦的这一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显然是行不通的,因而也没得到人们的普遍赞同,但对强调提高生产率,还是起了积极的作用,比利时目前属于世界上生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3) 索尔韦较关心工人福利和社会公益,在他所属的许多工厂中带头实行了一些进步的管理措施。1907年,他在自己工厂中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913年起实行假日工作发双薪,并实行利润分享、职工的医疗和社会补助等。他还为建立一些学术机构和工人教育机构捐献了大量资金。法国管理学家亨利·勒·夏特里尔曾对索尔韦有着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