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葳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集校】: 洪兴祖:上葳 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黄省曾、明繙宋本、朱多煃:同洪本。 庄允益:上葳 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刘师培:《原本玉篇·阜部》、《文选》王粲《公讌诗》注、《事类赋》注二十四,并引“ ”作“蕤”。 闻一多: ,俗“蕤”字。《原本玉篇·自部》、《类聚》八九、《事类赋》二四注、《文选》王仲宣《公讌诗》注引并作“蕤”,当据正。 。【集释】: 王逸:葳蕤,盛貌。 防,蔽也。泠泠,清凉貌。言竹被润泽,上则葳蕤而防蔽雾露,言上能有所覆也。 下则泠泠清凉可休庇也,以言己德上能覆盖于君,下能庇廕于民。 洪兴祖:葳,音威。 ,儒佳切,艸木垂貌。 《集韵》作蕤。泠,音灵。 王泗原:葳,音威,于非切(微韵)。 蕤,《説文》作甤,儒佳切(脂韵)。 葳蕤,叠韵字,草木华叶盛皃。 |